文明的尖叫:不原谅城市(2)

文明的尖叫:不原谅城市(2)

中国社科院著名城市研究专家倪鹏飞博士说:“当城市成功时,国家也就成功了。”对中国而言,中国能否在未来世界取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看中国是否建立了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在中国城市建设中,有一个见惯不怪的现象,那就是一届政府一套方案,一届政府一堆“政绩工程”。许多中、小城市修建的马路比大城市的马路还宽,修建的广场可以容纳的人数比该城市的总人口还多。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许多城市都在爆发着短视的、透支子孙资源的、杀鸡取卵的野蛮开发冲动,进而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换来昙花一现的经济繁荣。据新华网2004年5月18日报道,国家建设部官员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盲目的城市建设正在中国约1/5的城市里泛滥,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将资金用在急需解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而是耗费大量财力和物力大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有的还以开发园区名义大量圈占土地,造成人均耕地面积锐减。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们,在对你的城市进行手术之前,你了解它的文化与历史吗?你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吗?你将如何尊重你的城市?在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里,受眼前利益驱动,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的自主权是非常有限的,广大民众的呼声许多时候是微弱而无力的。中国的建筑师常常把自己降到了开发商的水平,产生大量的“城市垃圾”就不可避免了。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决策者,应该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老中医,全面诊断,综合调理,标本兼治。进入现代社会,自中国城市开始大规模改造的那天起,城市建设始终没有上升到建筑艺术的高度,一直是在一个低级的水平上重复和模仿。难怪已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城市有这样的评价:中国城市有许多房子,但没有一座建筑。这在多年之后的今天来看未免有些刻薄,但却一语道破了中国城市建设中建筑艺术长久缺席的现实。中国在城市建设上到底缺少什么?是专家还是资金?是规划还是决策?什么都不缺,最缺乏的是强大有力的民主和法制机制,最缺乏的是对人类和自然的尊重。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然而,城市化谈何容易?城市化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问题。与城市化伴生和对立的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过度开发、资源破坏、交通拥堵等问题,中国政府将如何面对?豆腐渣工程背后的贪污**问题频频暴露,不法贪官纷纷落马,既大快人心又令人痛心疾首。城市的竞争应该是软、硬环境同步竞争,然而,国内许多城市只注重城市“硬环境”的比拼,比着建高楼大厦、比着修桥开路、比着建广场、比着修建地铁等等,而忽视了城市的“软环境”发展,比如提高服务行业质量、放宽人才引进政策以及城市文化个性的保护和塑造等。中国的城市问题既然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当然也不会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如今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既要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要不断与国际接轨,展示强大的国力,所以捉襟见肘的尴尬肯定时有发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如果人们来到城市后发现城市不仅不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而且还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城市人不失落和愤怒吗?当城市在精神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这对人类来讲就是一场灾难和悲剧。明摆着的优势和掩藏着的缺陷,共同构成了一个城市完整的肌体。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最终体现在它的包容性和城市人的整体素质上,而不仅仅是城市的建筑、道路和商业化程度。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应该是不断满足城市人的**,同时限制城市人的**。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指出,如果一个城市能不断地容纳更多的穷人,就可以使这个城市的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优势的地位,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从建设城市到管理城市是一次质的飞跃,从管理城市到经营城市,更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当一个城市以“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为人文精神时,这个城市的前程远大也就毋庸置疑了。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城市批判――无情撕开中国城市面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国城市批判――无情撕开中国城市面纱
上一章下一章

文明的尖叫:不原谅城市(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