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竞选主题的历史类比

第三节 竞选主题的历史类比

在每次总统选举中,两党的候选人都会苦心孤诣地探究选民最关心的是什么、最在乎什么,因为它决定了选举的性质。有时它可能是议题,有时也可能是品质,有时可能是价值观。一般认为,1980年的大选是关于价值观、1988年和1992年的大选是关于议题、而2000年的大选是关于品质。对竞选主题把握得好的候选人的竞选活动更有针对性,把握不好的则往往事倍功半。历史上不乏脱离现实的候选者如1992年的老布什,当他还沉浸在外交军事取得巨大胜利的喜悦中时,他的对手已发现:选民关心的是经济而不是安全和外交!克林顿那年的竞选格言是:傻瓜,重要的是经济!在2000年大选中,小布什的竞选班子认识到此次选举是有关品质的,因此在确定政纲或发表竞选演说时总不忘记加上一句:要使白宫恢复荣誉和尊严!2004年的总统选举的主题是议题、品质还是价值观?由于两个候选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尚没有根本的差异和差距,因此2004年的竞选主题很可能是议题,但它会是哪一个议题?目前,两党候选人谈的比较多的议题有安全议题(反恐和伊拉克)、经济议题(失业、贸易逆差和赤字)、教育、医疗照顾、环境保护、枪支管制。从议题上看,共和党和民主党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就共和党而言,优势在于:(1)在外交安全方面仍然握有主导话语权,被选民认为更擅长处理这类问题;(2)美国经济已经全面复苏,民主党攻击布什搞砸了经济的效力有限;(3)在社会问题上,通过教育法案、处方药法案使自己拥有了与民主党争夺这类议题的资本。布什的劣势在于:(1)先发制人的战略和单边主义外交在全世界引起了反美主义高涨,围绕伊拉克的“情报门”事件降低了人们对他的信任度;(2)“有增长无就业”的经济使他在一些对取胜来说至为关键的战场州中回旋余地不大,克里的优势在于:民主党一向擅长于设计议题政纲,传统上选民在经济议题和社会议题上比较信任民主党;而身为在野党,民主党候选人可以不负责任地攻击执政党;从外交政策到减税、环境保护、医疗照顾、预算赤字等领域逐一否定布什的成绩,帮助选民认识到执政者所犯的“错误”,以便选民能够对在职者的记录产生怀疑,从而说服选民“换马”。如此说来,2004年的总统选举模式会类似于历史上哪一次大选呢?有人认为,此次大选可能是1984年蒙代尔对里根的重演:在1984年的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蒙代尔对里根的一些具体政策(如高赤字、社会控制、军备控制等)进行猛烈攻击,但里根在竞选中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强调和平、繁荣的主题,结果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蒙代尔;有意思的是,民主党人也瞧不起里根的智力——里根担任总统头一年中决定在欧洲部署潘兴导弹而引起了欧洲民众大规模的游行示威。20年过去了,喜欢独立思考的克里,对布什的外交政策、经济政策和医疗照政策也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如他认为,布什的单边主义把美国引向危险的道路,使美国成为二流的自私的国家。从本质上讲,布什的单边主义与老右派的孤立主义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不喜欢美国卷入世界的纷乱中,动用美国力量而又不想对其他国家尽义务等;在经济方面,克里提出经济的增长靠的是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富有的精英,累进税收制度是按支付能力来支付税收的,但也不能让企业或富人失望。克里还许诺说,如果自己当选总统,他将给美国人创造1000万个工作机会;在医疗照顾方面,克里提出要让所有美国人都能享受只有国会议员才有的同样的医疗照顾,要让每一个美国人都买得起医疗保险,要节约医疗照顾系统每年近3500亿美元的官僚机构成本。同里根一样,布什也会继续挥舞美国国旗,突出爱国主义和他在反恐方面的强有力的领导能力。与里根不同的是,他面对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都有一些不确定性。也许2004年的大选更像1996年的多尔对克林顿的选举?除开政党认同和个人品质以外,作为“竞选运动员”来说,布什与克林顿有一些重要的相似之点:都是筹款能手,都显示出强有力的亲和力;对于竞选连任之事都极为重视,未雨绸缪早做准备;而克里与多尔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在参议院服务多年,都服役过、参加过战争,在党内的意识形态色彩都不浓;两人都有点冷漠,不容易与人勾通。与克林顿不同的是,布什面临的危机较多,而国内的经济势头也不如克林顿那时那么好。在未来的几个月中,2004年的大选究竟是20年前大选的再现还是8年前的再现,或者是1980年大选(里根与卡特)的重演,抑或“四不像”,还需要我们继续观察。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挑战布什:克里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挑战布什:克里传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节 竞选主题的历史类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