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舞者(3)

黑暗中的舞者(3)

黑暗(暗指生活)、舞蹈(暗指理想)的对立统一是整部电影的主题,导演在其中呈现了真实和虚假的碰撞、人情味和抽象的碰撞、真情实感和虚情假意的碰撞。塞尔玛一直纯真地活在自己臆造的音乐剧世界里,在那里她是踢踏舞大师的女儿,裙裾飞扬,歌声欢畅。在音乐剧的奇妙世界里她忘却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劳顿、失业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监狱中的孤寂、临刑前的恐惧,在音乐中她化解了一切现实中的磨难,享受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甚至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塞尔玛套着绳索被绑在绞刑支架上时,当知道儿子手术成功时她摆脱恐惧再一次高歌:“我从不孤单,这不是最后一首歌……”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生命如风飘逝。

影片着重突出的是一种纪实的风格,它潜移默化地向人们诉说着人生就是如此,平实而凄惨,没有一丝暴躁黑色的影像风格,却足以令观者动容。

《黑暗中的舞者》的片头出现的不是片名而是一幅长达3分多钟的“画布”,白色的画布中点点斑驳跃然其上,悠悠长号悄然响起,当观众还在依着画面的情景想像这画是什么时,色彩渐渐地变了,画中的形态也变了。从茫茫雪原上萌发的点点绿意,到变形的眼镜,阳光下的水面上金色的波纹,玫瑰的花瓣,黄色的向日葵,白雪皑皑的山峦,路边飘落的黄叶……其实它一直都在变,你发现了也好,没发现也好,它不停地变化着,几乎所有的色彩都在这一画布上出现过。如同我们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计划中的与预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与扭转乾坤的,不关痛痒的与生死攸关的……都在一刻不停地发生着。不管你接受还是拒绝,欢迎还是规避,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有机会出现。也许会有人认为在无尽的黑夜里等待虚幻的黎明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但这就是人类关于生命的执着和立于生活的信念。(佚名)

☆曾受到鲁迅先生热烈赞誉的电影《城市之光》是著名电影大师查理·卓别林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人类电影史上的珍品。在影片中,卓别林饰演的流浪汉身无分文却古道热肠地竭力想帮卖花女重见光明。一日,他搭救了一个富翁,被请回家并奉为上宾,但次日富翁醒来却不认识他了。流浪汉为帮盲女复明,参加了拳赛却功败垂成,徘徊街头又巧遇富翁,两人尽释前嫌,富翁给流浪汉1000元资助盲女,不料他们却遭遇了强盗,富翁受了伤,流浪汉舍命保钱,送盲女就医,自己却被警方误会而被捕入狱。

《城市之光》从另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悲剧,它以喜剧为表演手段,展示了美国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表达了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情怀。

☆澳大利亚影片《艾美的世界》讲述的是关于一个30岁的单身母亲带着她的小女儿在当今社会的冷酷下如何去承受忧伤的故事。小主人公艾美8岁了,由于她在4年前亲眼目睹了做摇滚歌手的父亲的死亡,因而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从此她陷入了无声的世界,不能说话,也听不见声音,与外界隔绝了。

为了寻求更好的医疗条件,母亲带着她搬离偏僻的内地,来到了都市。在新的环境中,艾美依然孤立自己,母亲带着她四处求医,最后在一位热爱摇滚乐的音乐家的影响下,艾美原本自闭的心灵开启了。艾美有了声音,透过歌声,她开始接触外界,但离开了歌声,她仍然无法说话。于是屏幕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歌声,每个想要和艾美说话的人都大声地唱歌,邻居、警察、心理学家们用优美程度大相径庭的歌唱和小女孩对话……最后,艾美终于开口说话了,她的声音很甜,她打破了内心的桎梏。

影片在嘲喻的幽默中,凸显出人性的纯真及温暖。它向人们表明:生命就像是连续的事件,快乐和痛苦往往是相随而至,但无论如何,你都应抱有一种希望,因为那是你突破现状、创造、改变的力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生要看的50部经典电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生要看的50部经典电影
上一章下一章

黑暗中的舞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