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当年西方的香港热(6)

话当年西方的香港热(6)

可是,港片的忠实拥趸入场,倒是不会讪笑的。他们的想法,一如苏珊·桑塔(SusanSontag)于60年代形容camp的追随者:普及文化较野性的区域,都是情感直接,想像力真挚的。后现代主义者宣称,反讽是今日人类共同面对的命运,我们只能乐在其中。但他们可没有这样想,商业片、垃圾片、病态扭曲片、午夜场影片及cult片等电影的拥趸,都发现片中天真与反叛的率性,是卖座片所无的。如同称许Esquivel与LesBaxter的“不可思议的怪异音乐”(IncrediblyStrangeMusic)那样,他们赞赏不求平稳、不讲分寸的怪鸡片。年轻动画师丹尼尔·克劳斯对粗豪的前辈导演有这样的评价:“任何东西交到他们手上,都给弄到可以过电似的……像山姆·富勒(SamFuller)与杰克·韦伯(JackWebb)那样的家伙,也许会把一些东西搞得很糟,但他们的特别之处在于绝不弄虚作假,态度绝对认真。那样子强烈的信念,又真的很有感染力。”后朋(post-Punk)、grunge、thrash及speedmetal等重金属摇滚乐的刺耳表达方式,也许已制造出一种崇尚既造作亦真诚的艺术的品味。对不少影迷来说,影片不管多夸张多粗糙,只要是至情至性的,其诚便足以感人。至于港片,纵使感情夸张失实,但导演表达方式,却流畅亮丽。他们吸引的cult片影迷数目,比恶心的小圈子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之一,是港片仍遵循多数电影技艺的标准。他们不仅制作圆熟,更有一群身手敏捷、多才多艺、魅力没法挡的演员助阵,其他血浆片演员是没法与之相比的,因此,他们天马行空的过火表现,拍出来都能讨得观众欢心。高成本制作,却不失低成本的大胆创意,港片实在是肆无忌惮又精采百出,商业意念更可以给他们修饰得光采夺目,视觉效果极之突出,如《最佳贼拍档》(1990)货仓枪战一场,吊在半空的鸡笼给砸烂,群鸡张惶汹涌散落于枪林弹雨之间。类似的场面纵使残忍,但也只是闹着玩玩,大家亦心知肚明。多数年轻的捧场客不认为港片走回默片纯真的老路,反而觉得港片自有勾魂摄魄、出人意表的活力,时下流行的娱乐与之相比,都显得大为失色。港片能满足那些喜欢滑稽惹笑及出色技艺,而抗拒自觉反讽者的脾胃。他们无视西方口味及合理性等标准,但仍对类型了如指掌,技巧更引人入胜。他们没有安于传统,反而勇于另辟蹊径,令大众娱乐再度添上魅力。香港影评人都有一种倾向,便是喜欢用50年代的社会批判电影及80年代初的新浪潮作品,作为评论新片的两套标准。西方影迷及影评人看港片,则主要用好莱坞或新或旧的作品做准则。某影迷对《倩女幽魂Ⅱ人间道》(1990)有如下评价:“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公司只有做梦,才可拍出想像力如斯奔放的作品。”但拥趸也不真的反好莱坞,安东尼奥尼的《情事》(L,Avventura)他们多数看不下去,更别提迈克尔·史诺的《波长》(Wavelength)了。他们不过希望好莱坞拍出应有的水准,不再畏首畏尾,别再让人老早看穿结局。有一针见血的专栏作者称:“多数人成为港片影迷,都因为初看时便生出独特感觉:‘哗!何方神圣?’那情况可不像接触一个完全外来的文化,反倒像是把一些迷糊熟悉的东西,扭进焕然一新的天地。”因此,西方影迷较喜欢用香港化的好莱坞做标准,还会以下价市场娱乐的角度评论好坏。他们大都偏爱吴宇森、徐克、成龙、程小东与洪金宝等人的动作片;香港影评人则少提成龙与洪金宝,反而奉艺术影院放映的作品为典范,如《阮玲玉》(1992)、《阿飞正传》(1990)、《胭脂扣》(1988)及《东邪西毒》(1994)。西方影迷深爱吴宇森的《喋血双雄》,多数香港影评人却认为《英雄本色》才是他巅峰之作;西方拥趸喜欢徐克的《刀马旦》(1986),本土影评却偏爱他的《第一类型危险》(1980)及《上海之夜》(1984);好些西方拥趸的心头好如《**羔羊》(1992)及《挡不住的疯情》(1993),香港影评人却认为不值一提。西方忠实影迷凝聚成真正的次文化,交换珍贵影带,畅谈心爱镜头,都成为他们的例行公事。杂志与网上,影迷畅论港片,有问有答,又刊出故事情节吸引新影迷。遇有经典镜头,他们珍而重之,或收藏剧照,或看完又看:“这场无论如何都值得回带再看,稍有差池,成龙便一命呜呼。”“榜”这类东西,也许是他们仪式的极致,如十大最佳影片、十大动作场面、十大可爱女孩等等。任何社群都会出现分歧,影迷界也不例外。喜爱70年代经典功夫武侠片的影迷与枪战片拥趸便不咬弦,后者认为,香港电影黄金时期该始自徐克与吴宇森的英雄浴血片。“吊威也”(wirework)这种利用遮掩钢缆使演员飞腾的特技,成为经常争论的课题,纯粹派力指70年代的杂技身手,才是真功夫。此外,影迷也有绝情一面,跟他们混,绝不好受。你得先问自己:是否在那些跟风影迷出现之前,老早已是拥趸?你记得故事细节、演员中文名字,以及隐晦的对白吗?杂志藏量是否丰富?亲笔签名与影带又如何?看过《喋血街头》(1990)的所有版本没有?如答案是否定的话,便得找理由替自己开脱了。最会鞭鞑亚洲片影迷现象的达蒙·福斯特(DamonFoster),便不忿那些“自以为了不起大声发笑犹如烂泥一滩的胖汉”,又批评不曾看过70年代功夫片、乳臭未干的影迷。此外,他还对那些赞赏《辣手神探》,又只懂吴宇森后期作品的影评人冷嘲热讽:“美国影评人及主流舆论‘终于’发现了好东西:吴宇森与周润发的无敌组合。这些马屁精影评人,很少懂得该类型在真正杰作如《英雄本色》出现时的模样,所以便退而求其次,为了赶时髦而毫无保留大赞《辣手神探》。”塔伦蒂诺拍《落水狗》时借用《龙虎风云》一个套路,影迷便跑出来声讨。他们兴头兴脑仔细分析两片相同之处,有人更制作了长10分钟的影带《谁愚弄谁》(Who,sFoolingwho),逐个镜头比较两片。这段插曲其实暴露了某种矛盾心情:塔伦蒂诺是港片影迷,乃同道中人,但他拍了一部港片特色的戏,却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所以得好好教训他。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
上一章下一章

话当年西方的香港热(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