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诞生过《龙江颂》(1)(图)

我的家乡诞生过《龙江颂》(1)(图)

谁不说咱家乡好!家乡的概念和家中的感觉,我一向是很注重的。1957年的中秋节,我出生在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龙海市是漳州的一个重点县级市,石码镇是龙海的中心大镇,是市政府机关的所在地,也是龙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石码镇距漳州市区仅20公里,处于九龙江注入东海的出海口。有位文人是这样表述我的家乡的:闽南龙海,沃野千里,自古是鱼米花木之乡,商贾云集之重地。历史上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在我的记忆中,龙海有不少闻名全国的人和事。菲律宾第一位女总统科拉松?阿基诺,祖辈就是龙海市角美人,她曾经在任上回龙海祭祖省亲,成为家乡的一桩美谈。比如漳州市花、人人都知道的“凌波仙子”水仙花,它正宗的原产地,就在我家乡的圆山脚下,香飘四海,远播海外。家乡曾经还有一出很出名的戏叫《龙江颂》,后来改成了“革命现代样板戏”,移植成京剧,拍成电影,讲述的原型和背景也在龙海。只不过,《龙江颂》的女主人公江水英,在家乡的原型是个男子汉而已。著名作家许地山,是地道的龙海石码人。他的散文《落花生》曾经收入语文课本。世界游泳冠军吴传玉,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取得世界冠军的中国游泳运动员,他也是龙海人。故土的历史文化,滋润着我的心灵。家乡的弯弯小街,伴随着我的童年。我的家,地处石码镇一条古老的闽南老街。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富了,石码镇新楼遍地。但是,我家小街的风光依然,大概是决策者有意识保留了这种无法再造的历史小街。街道两边是骑楼式小楼,大多数人是楼下当店面楼上作居室,基本保持着20世纪30年代的风格。沿街骑楼下,是来来往往的行人,间或有丽人双双和白发伴侣牵手散着步,缓缓走过。在我儿时记忆中,这里充满着一种诱人的闽南情调。每当傍晚时分,街道边的大排档就热闹起来了,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油炸食品和炭火的混合香味。这条街上,甚至连“代书”这种行业,至今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因为,一些老人要和海外亲友联络,这“代书”业,就是他们传递亲情的纽带。街坊乡亲,都在为着各自的生计忙着,但在街上相遇,都会微笑着点头、打招呼,因为小街上住的人,基本上都是几代老街坊了,大家知根知底的。我小时候啥个样子,街坊老人和长辈们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谁也瞒不了谁。有点像北京四合院里中的那种亲近缘分。小街是1949年解放军解放龙海时最早走过的地方,故改名叫解放路,我家就在解放东路159号:一座普通的3层骑楼。我闭着眼睛都能从大街上走到家里。从临街弄堂穿过,稍往右拐,便是我的家。我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四。家里顺序是大哥陈平和、大姐陈淑贞、二姐陈淑丽。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清苦,父亲支撑着全家的生活重担,他的工资,就是全家老小惟一的经济来源。父亲在航管局当船员、轮机长,他长期跑船往返在厦门和龙海之间,一天两班,十分辛苦。大概是久在大风大浪中闯荡的缘故,父亲对待生活,就如海员对待出航一样,总是以乐观和努力的态度。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很宽容,很疼爱。闽南人素来有“重男轻女”的色彩,我又是最小的儿子,自然得到更多的父爱。可以说,父亲宽厚的背,就是我幼时最温暖的依靠。我曾经梦想着,要跟他从此走出石码,到外面看看五光十色的世界……我的母亲许茹珍,是一个典型的闽南家庭妇女。她勤劳善良,安于本分,克己待人。母亲年轻时曾经当过父亲单位的家属工,以补贴家用。此后,她一生难得外出,总是在家里操持家务,养育着我们兄弟姐妹,拉扯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闽南人的传统习惯,叫做“爷爷奶奶疼大孙,父亲母亲爱小儿,哥哥姐姐让弟妹”。所以,这样一来,我在家里算是最受宠的一个,比起哥哥姐姐们,我的生活条件也相对稍好一些。我出生不久,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供应。我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紧,算是清贫家庭,可母亲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保证让我每天能喝上一小杯牛奶。记忆中,母亲递给我的牛奶,是天下最美味可口的饮料。在生活中,排行最小的我,也拥有比兄姐更多的自由空间。我还在摇篮里的时候,母亲为增加收入,到父亲的单位干临时工去了。当时,大我10岁的大姐就充当了保姆的角色,负责照看我。小孩看小孩,不免会有些摔摔碰碰、哭哭闹闹的事发生。曾有一次,聪明的姐姐为了能一边和同伴玩跳格子游戏,一边照看我,便用绳子拴住我的摇篮,想来个两全其美。不料,她人跳身晃,加上我的挣扎,结果把整个摇篮带倒了。据说我是摔了个鼻青脸肿,长哭不止,把姐姐给吓坏了。晚上,母亲回来,她看着眼泪汪汪的我和姐姐,泪水直往肚里咽。手心手背都是肉,母亲都心疼。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的真情告白:笑对人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的真情告白:笑对人生
上一章下一章

我的家乡诞生过《龙江颂》(1)(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