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可是不好当

老板可是不好当

【1、在现代企业里面,雇主和雇员在公司的位置不同,责任也不同,因此,对待工作中的问题,态度肯定有不小的差异。

2、仅仅按照学校和学历作为薪酬的标准并不科学。

3、要想雇员有工作热情,除了奖惩分明以外,更重要的是雇员在工作中的能力成长。】

韩铭自己创办文化公司已经四年了。这可是他四十多年来,活得最辛苦的四年。从公司注册,到财务税务、业务开发、招聘雇人……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亲手一点点做起来的。亲戚、朋友、老同学见了他,都羡慕地说他是个“成功人士”。他却对我说了心里话:“徐博士,我是不是成功还很难说,可是做到今天这个程度,代价太大啦。我的身体搞坏了,放弃个人爱好,孩子顾不上,连老婆都差一点跑了。我劝朋友们别上这个道,他们还笑话我装蒜。”

我明白韩铭,看着他这几年头发变得花白了,知道他不容易。很多中国人都认为有本事的人,就应该当老板。以为自己开公司干出点名堂,那才叫成功。美国人可不这么想。我现在才体会到,为什么很多高智商、高学历的美国人,愿意在别人的公司里做雇员。因为自己开创一摊子事业,投入太大,责任太大,而且是陷进去,就很难拔出来。往往像韩铭现在这样,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变成了一架疯狂运转的机器,连自己的快活日子都没了。

你真让我失望

最让韩铭头疼的是,公司里的雇员不像他那样拼命干活。从电话里传来的韩铭的声音,听起来焦虑又沮丧。

韩:公司规定是5点半下班。可是卢瑜也不想想看,都什么时候了,图书订货会只差一个

星期了,她手上的活儿才干了一半,竟敢5点半抬起腿来跑!我把她拦住训了一顿,

看她那样子还挺委屈。我知道其他的人也都竖着耳朵听呢,我就是要让大家都听听,在

我们公司干,可不是坐机关上下班。

徐:自己干一个公司,确实不容易。

韩:唉。(韩铭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我就不明白,我当初创业多难啊,没白天没黑夜的,

打下了这片地盘。他们这帮年轻人可好,进了公司,都像大爷一样,一点咬牙拼命的劲儿都没有。徐博士,您说现在这些人都想什么?!

徐:你当初为光明出版社干活儿的时候,有这么紧张吗?

韩:那时候当然轻松了。下了班,还能买点东西,回家逗逗孩子,周末还能和朋友去钓鱼、

下棋。

徐:那时候,如果你的老板不让你按时下班,你有什么感觉?

韩:嗯,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了。打工的人和为自己干的人,对那个事儿就是不一样。

徐:对啦,你要当老板,就得操心,就得拚命干,特别是创业阶段。你怎么可能让雇员像

你一样拼命呢?他们每天想什么?想着和其它公司的雇员比较工资、工作时间,特别是发展机会。总之,是从他们自己的需求出发想事情,不会为公司的发展考虑,就像你在国营单位上班的时候一样,你每天想出版社的前途吗?

我听到不少当老板的人,向我抱怨:“我自己干得辛苦极了,可是我雇的人,却整天在那里晃来晃去,拿着我的工资,混饭吃。”有这样想法的老板,通常在办公室里打“人盯人”,搞得工作气氛紧张,效率底下。就我个人的体会,这里面有三个主要的问题:

1、中国做老板的人,没有摆脱中国人做家长的心态。觉得公司雇员就像自己的儿孙,应该和他本人一样,急公司之所急。老板希望自己像大家庭里的老太爷,坐在那里发个话,子孙都卖力气地干活儿。其实,在现代企业里面,雇主和雇员在公司的位置不同和责任也不同,因此,对待工作中的问题,态度肯定有不小的差异。雇员通常认为你派给他(她)的任务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便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希望不操太多的心,可以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自己的生活。美国绝大多数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宁可打工,拿薪水,也不愿意自己开业当老板,图得就是一个省心。所以,如果雇主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接受这个现实,不期望雇员和自己对公司有同样感受,也就没有那么愤怒了。

2、公司工作程序有问题。常常是雇主口头交待一项工作,他自己心里有个模糊的质量和完成时间的标准,既没有与雇员讨论,也没有给予雇员明确的要求。结果执行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了,往往达不到老板的期望。所以,在公司里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任务要明确,有截止时间,有结果评议。而且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绩效,有明确的奖惩制度。这样一来,每个进了公司的人,都会按照规矩办事。没有老板在,雇员也会自觉地工作。因为他们有明确的标准,随时可以衡量自己的工作。

3、要想雇员有工作热情,除了奖惩分明以外,更重要的是雇员在工作中的能力成长。现代企业,特别是像IT业和文化业这种智力产品的企业,个人成就感和工作人员的成长,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刚刚走出学校门的博士、硕士们,并不会工作。他们在你的企业里能够成长,自然就有工作动力。那种动力来自于他(她)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你的公司发展的需求。

硕士为啥不干活

经过几年的拼搏,韩铭的公司策划出了一批有影响的书籍,在出版业内,也小有了点名气,资金比前几年宽裕多了。于是,韩铭今年招了五位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和一位博士,希望公司有更大的发展。可是,韩铭的麻烦好像也随之增加了不少。

韩:徐博士,这北大、人大的硕士、博士,怎么工作得那么差劲啊?我给的工资可是不低啦,

每个月都是四、五千一个人。可是,他们干得还不如我们公司华师大的“大本”小伙

儿李立辰,人家的工资才三千七。

徐:李立辰毕业以后工作多少年了?

韩:好像三、四年了吧。他到我的公司都两年半了,以前在别处也干过。

徐:你新招的博士、硕士们有工作经验吗?

韩:都是今年才毕业的呀?刚出校门的人。

徐:这就对了嘛,刚毕业的中国学生哪个会工作呀。他们从小就知道念书、考试,念了小学

进中学,然后拚进大学。大学毕业了,不好找工作,或者干脆害怕工作,才去读研究生。

中国的研究生,全都听导师指挥,自己根本就没有独立工作的概念和能力。你指望他们

比工作了四年的大学毕业生干得好,好像不太现实吧?可是,你为什么付给他们的工作

比李立辰还高呢?

韩:那是市场价格呀,外企不是也挑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呀?工资还要高呢。

徐:那你为什么要聘刚刚毕业的博士、硕士呢?

韩:我想,他们要的工资,比同等学历有工作经验的人低。而且,会好管理一些。刚刚开始

工作的学生,还没有成形,我容易把他们调教成我需要的样子。您说是吧?

现在不少公司,都遇到了韩铭面临的问题。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提起注意:

1、中国现行的劳动市场并不成熟,仅仅按照学校和学历作为薪酬的标准并不科学。就一般情况来讲,工作了3年以上的大学生、大专生应该是最好的雇员。因为他们有知识,有工作经验,而且已经渡过了最初的工作适应的心理阶段。他们的薪酬绝对不应该比刚刚毕业的硕士还低。

记得我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看见一位幽默的老教授,在他办公室的门上贴了一张剪报,上面发表了美国在电机工程和计算机领域里,就业率最高的人群,是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其次是有两年经验的硕士;最后才是刚刚毕业的博士。我怀疑,目前中国的企业拼命用高薪,争夺刚刚毕业的高学历人的风气,还是受了我们千年科举制度的影响,都争着要“状元”。殊不知,善于读书、考试的人,可不一定是会做事的人。特别是中国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并没有自己独立做项目的机会。走进工作场所,必然是无所措手足。花高价钱雇了他们的老板们,期望立即收回“投资”,是和自己找别扭了。

2、为什么“外企”还是愿意雇佣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而且,不少年轻人确实在那里很快成长起来。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像GE、IBM这样的巨人公司,早已具有各种健全的制度,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公司文化。年轻毕业生进入公司以后,只要跟着走,多数人很快能够适应了环境,进入比较好的工作状态,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其次,这样的公司也等得起,它们反而没有指望刚刚毕业的博士、硕士,立即创造多大的价值。可是,韩铭那样的新兴公司,这些条件不具备,一下子招聘这么多“名牌”、“高学历”,使得雇主和雇员都难以满足自身的需求,造成了两方面人的心态失衡。

另外,韩铭还有个人更深层次的心理冲突。韩铭是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虽然自己的事业发展得不错,可是在中国这种仰视名牌大学、高学历的氛围里,总觉得矮人家一头。所以,雇佣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不仅让他感到自己的公司提高了“档次”,心理上多少也找回了一点平衡:“名牌大学博士又怎么样?还不是要给我打工?”当然,这样的“念头”是隐藏在韩铭的潜意识里,只是偶然间,他的话里话外,让我品出了味道。由于韩铭这些潜意识中的冲突的存在,给他和自己雇员的关系,更涂上了一层灰色的背景底色。由于,我和他不是医患关系,也不便为他“深挖”,只好先由他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上一章下一章

老板可是不好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