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海:“三贴近”的成功收获

王兆海:“三贴近”的成功收获

——简评黄国荣的“日子三部曲”

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少将王兆海

黄国荣同志的《兵谣》《乡谣》《街谣》“日子三部曲出版后,在军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尤其在中央广播电台联播后,收到数百封读者来信,文学界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好评。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创作出如此数、如此质量的作品,我想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方能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都说黄国荣的作品思想深刻,却又不概念化,不简单化,他把思想融进了人物,渗进了字里行间,而自己却不发表任何感慨,让读者通过人物品味其中,让人有史的感受。崇高精神的张扬,从来都是军队作家、艺术家一直追求的。毋庸讳言,我们曾经落入公式化、概念化、简单化的窠臼,并因为此,在过去的创作中,也有过有意无意地忽视高尚思想的表达,自觉不自觉地放弃对理想之光的憧憬和崇高之美的追求。从《兵谣》的创作看,作者深知,当今的社会,现实中的军营,有的是崇高和正义,理想和美好,有的是充分体现我们民族优秀品德和军人优秀素质的先进思想,这些理当成为文学创作讴歌的主题。关键是将爱国奉献、奋斗进取、官兵团结、纪律严明等意图,融入作品,艺术地表现。《兵谣》无疑是成功的。作者通过笔下人物的成长,进行了许多人生、人性的思考,写了一个农家子弟当兵发展的轨迹,写了他当新兵就发誓要好好干留在部队里,写了他为了当典型要进炊事班,写了他吃苦受累只为了一个表扬,写了他如何一步步提升,写了他怎样在挫折中奋起,写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然,也写了人物的困苦、迷茫,写了人生的扭曲、矛盾,写的是一个普通军人经历,承载的却是一代人命运的缩影,揭示的是部队一段时期思想受形式主义影响的真实历史。娓娓道来让人体会到一种过程,体会到一种心理冲击。

贴近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能真正写活人物。黄国荣同志用八年的时间来“磨”自己的这三部作品,他对笔下人物的酝酿,少则七八处,多达20年。他把古义宝、汪二祥、闻心源、莫望山当作他自己的战友、父老乡亲、同事、同仁、朋友一样来关爱、关心、体贴、体会。可以说这些人物都是他从身边的人中间抓出来的。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样几个鲜活的人物:《兵谣》中从卑微狭隘走向崇高的和平时期的军人古义宝;《乡谣》里憨厚朴实、正直坦诚、思想简单、胆小怕事,称得上原创的中国农村普通农民汪二祥;《街谣》中的多才多艺、正直刚毅的闻心源,重情重义的莫望山,混迹官场、投机钻营的沙一天和重钱贪色的贾学毅等等。在作者的精心雕琢下一个个血肉丰满,活灵活现地吟唱着属于他们“这一个”的歌谣,使读者在不同人物的命运沉浮中,去感受人生悲欢。评论界称古义宝是军事文学的新形象,至今没有可替代的;汪二祥是富有深刻历史内容和人性内容,用现成的思想和方法,不能轻易分析、轻易归类的典型形象。

贴近生活,才能达到艺术真实的境界。作者曾在基层部队和海岛生活工作了多年,他可以准确地把握基层官兵的心路历程、情感轨迹和生活的原生状态,于是,他可以让《兵谣》零距离直面官兵;作者从小生活在南方乡间,乡里乡亲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记忆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于是,他可以在《乡谣》中尽显吴文化的乡土特色,突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展示朴实农民在生活之路上奋力跋涉的艰辛;作者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于是《街谣》便成为他这一生活的积累,他可以游刃有余地把书界人物间命运冲突、恩怨情仇说个明白,形象地展示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百态。现实生活是丰富的、鲜活的、流动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社会的变化,孕育和创造着新人新事。大家都说《乡谣》很独特,它的独特应该首先是因为贴近生活。生活是创作唯一源泉,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什么时候都不会老的话,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真理。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生活的馈赠,离开了生活,创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乡谣》中的人和事,源于生活,但实实在在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物和情节的交织,而是通过真实、鲜活地对中国农村普通农民形象的刻画,反思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民创业的艰难和困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展现了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真实写照。

黄国荣同志用他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实的文学功底,关注”小人物“、关心普通人,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动听的歌谣,希望更进一步关注社会,关注军营,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学作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黄国荣《乡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黄国荣《乡谣》
上一章下一章

王兆海:“三贴近”的成功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