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给国奥让路

国足给国奥让路

说阿里·汉较米卢在选材的面上要“窄”,其实还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即阿里·汉在中国队的两年任期中,有一年半的时间里不能启用参加雅典奥运会的适龄球员即第四代国奥队队员,尤其是这一代球员中的尖子球员!在出任中国队主教练之后,中国足协曾与阿里·汉“约法三章”:为了确保沈祥福所率领的中国国奥队冲击2004年雅典奥运会取得成功,在国奥队没有完成奥运任务之前,国家队不得从国奥队中抽调队员。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阿里·汉从上任一开始就集中全国最优秀的球员进入国家队的可能性。为此,阿里·汉曾抱怨这种情况在欧洲足坛是无法想象的,因为欧洲足坛各国也都有青年队,但青年队的目的是为国家队输送人才,一旦国家队相中某位青年队球员,这名球员就不会再为青年队踢球。而在中国,国家队反而要为青年队“让路”!在参加雅典奥运会的适龄球员(以1981、82年出生的球员为主)暂时还无法被征调到国家队的情况下,阿里·汉只能选用像被国奥队弃用的杨林等球员进入国家队,并破格从1983年以后出生的球员中进行选拔,像刘金东、张硕、孙寿博、吴庆等都先后入队。甚至不少1985年以后出生的2008年奥运会适龄球员即第五代国奥队员如赵旭日、周海滨、冯萧霆、陈涛等人也曾先后入队。这无形中也使得阿里·汉在选拔组建国家队过程中不得不多走一些弯路。直至2004年5月12日雅典奥运会预选赛全部结束时,沈祥福所率领的国奥队队员如安琦、杜威、孙祥、徐亮、张耀坤、阎嵩等队员才得以先后进入国家队。这就是说,尽管阿里·汉在2003年1月中旬就正式出任国家队主教练了,但直至2004年6月开始,阿里·汉才得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组队设想和思路组建一支国家队。据统计,阿里·汉在任职的两年里,先后有55人进入国家队,相比米卢在中国队任职期间的58人要少。在入选“汉家军”的55人中,守门员有8人、后卫17人、中场19人、前锋11人。其中,2003年一年间,入选国家队各位置上的人数依次是7人、10人、16人和10人。而至2004年,相应位置上增加的球员人数依次为守门员1人、后卫7人、中场3人、前锋1人。这些新增加的队员中,原沈祥福执教的国奥队中的队员就达到了6人。这组数据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足协当初与阿里·汉的“约法三章”,客观上迫使阿里·汉在选人方面不得不走了一段弯路的事实。不管是沈祥福所率领的国奥队队员,抑或是更年轻的球员,他们的比赛经验、阅读比赛的能力显然无法与米卢那支国家队中的球员相比。而且,正是受到这样的制约,在阿里·汉执教期间两次最重要的拉练集训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最好的球员无法随队远征经受锻炼,而参加了拉练的球员,由于禁令或是伤病等原因又无法出现在重大比赛中。以2003年9月的美国拉练为例,前往的球员总共有23人,但最终只有11人参加了2004年7月的亚洲杯赛!能够在亚洲杯赛期间担任主力的则更是只有5人,在世界杯预选赛的前期主力阵容中也只有5人!而在2004年4月的欧洲拉练期间,中国队共有23人,其中参加过美国拉练的仅有12人,而最终能够参加2004年亚洲杯赛的球员只有这12人,其中担任主力的只有4人,在世界杯预选赛对马来西亚队的比赛中担任主力的也只是这4人。这两组数字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即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阿里·汉在重新组建国家队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人员变化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最终才确定了相对较为理想的人选。虽然我们无法保证阿里·汉从上任伊始如果没有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而放手进行选拔时,未必就不会走“弯路”,但至少可以缩短选拔和组队的时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这两次海外拉练中,阿里·汉最看好的球员因故未能到齐,但参加拉练的球员普遍反应“受益匪浅”。而国奥队队员由于当时无法随队出征,失去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这使得他们与国家队中的其他国脚相比,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特别是在对主教练的战术意图、具体的技战术要求的理解方面。这也就使得很多队员是在与阿里·汉没有足够磨合的情况下上场比赛,影响了全队的磨合与战斗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阿里・汉的悲情中国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阿里・汉的悲情中国行
上一章下一章

国足给国奥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