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人来了”

一、“美国人来了”

20世纪中期以前,东南亚越、老、柬三国一直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后风起云涌的殖民地解放浪潮,并没有促使法国放弃这一地区。它扶持了傀儡保大皇帝,并布防派兵,对付北方日益强大的越南**力量。美国作为战后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极不愿意越南落入**之手,所以全力支持法国的政策。据估计,美国的援助占了法国在印支战争中军费开支的50%~70%。

1953年,法国调集了16,000多名法军和殖民军,固守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名叫奠边府的地方,企图切断中国通过老挝对越南提供的帮助。数量相当于法军5倍的越南人民军在中**事顾问团的直接帮助和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从12月开始对奠边府发动了猛攻。法军陷入重围,请求美国进行军事干预。但由于美国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未能派兵干预。1954年5月7日,奠边府最后一座法军据点被攻占,2,000多名法军葬身此地。

受奠边府战役逼迫,坐到谈判桌边的法国代表团终于在7月21日签订了日内瓦协定和宣言,规定印支三国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并在越南北纬17度线以南和9号公路以北划分临时军事分界线;印支三国分别举行自由普选等。美国代表因对有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感到沮丧而没有在宣言上签字,这为其以后的军事干涉埋下了伏笔。

一纸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统治,但也使这个国家一分为二——北方劳动党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南方的越南国(后改称为越南共和国)。越南人民在劳动党的领导下,积极谋求祖国的统一和全民族的解放。

然而,刚刚获得新生的越南人民还未来得及重建家园,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把魔爪伸向了这里。

法国在东南亚的溃败,引起了美国人极大的忧虑。

在战后世界的普遍“虚脱”中,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的美国人绝不允许**人在越南取得胜利。当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首先给美国的政策定了基调:“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止**在东南亚进一步扩张,对美国的安全利益是很重要的。印度支那是一个关键地区,正处在直接的威胁之下。”

1954年4月7日,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的丧失”最终都将导致整个东南亚的丧失,然后是印度和日本的丧失,最后将“危及欧洲的稳定与安全”。

“多米诺骨牌理论以及作为它的根据的一些假设,是从来没有被怀疑过的。”正是在多米诺骨牌理论这把巨伞的阴影下,美国一步步陷入了越战这个巨大的泥潭。

1954年9月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纠集英、法、澳、新、菲、泰和巴基斯坦在马尼拉签订了所谓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并公然地把柬埔寨、老挝和所谓的“自由越南”(即南越)也划入其保护圈之内。

在越南南部,美国开始扶植吴庭艳傀儡集团取代保大皇帝。

从1954年年底起,美国当局的一些人物,如国务卿杜勒斯、海军作战部长雷福德就曾毫不掩盖地宣称“南越需要一个拥有警察和宪兵的强有力的政府,来肃清叛乱分子”,“必须帮助吴庭艳政府组织一些用机关枪和小型坦克装备起来的轻装部队,来肃清**的领导者。”

1954年11月,美国政府派柯林斯将军为驻南越特命全权大使。11月17日,即柯林斯赴南越一周后,在对新闻记者谈话时说:“我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用一切可能的办法进行帮助,以便支持吴庭艳总理的政府,并且统一调配美国政府准备给予和正在给予越南人民的援助,以帮助解决你们国家当前的困难问题。这些援助主要包括由美国顾问团训练越南军队。”他接着建议,“越南的每一个人都应摒弃可能存在的一切分歧,团结一致支持这个政府,以便组成一个对付**渗入的威胁的联合阵线和确保越南的自由。”

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导演了一出越南南方的公民投票的丑剧,被选为总统并自任总理。吴庭艳政权奉行美帝国主义的命令,公开宣布以“**”为“国策”,并将这一“国策”明文写在南方的“宪法”里。

1956年春天,随着法国驻越南军队的撤出和印度支那法兰西联邦部队总司令部的解散,美国为了取代法国的地位,对越南的干涉更加**裸了。

3月1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亲自前往西贡,他向吴庭艳保证,在任何印度支那的危机中,都对南越提供军事援助。

6月1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在“美国越南之友社”会议上发表讲话,公开宣布美国将继续给予南越军事援助,并且坚决支持南越政权拒绝参加有关越南统一问题的协商。

与此同时,自1955年1月以后,美国开始大量向南越派遣军事人员,将“美驻印支军事顾问团”改为“美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派遣的军事顾问人数从1954年~1959年的平均650人上升到1960年的900人。1963年底,美国在南越的军事顾问和支援部队(主要是直升机运输部队)人数多达16,300人。

美军在越南的直接军事卷入初期是以所谓的“特种战争”形式进行的。

1961年5月,美国副总统约翰逊访问南越西贡,签署了所谓约翰逊—吴庭艳“联合公报”。几乎与此同时,100名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官兵被派遣进入越南南方。之后,美国又提出了在“18个月内绥靖南越并在北越建立基地的‘斯特利计划’”。10月,“反叛乱活动委员会”领导人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赴南越实地研究派遣美军后续部队问题,并提出一套“政治改革”方案,从而形成了“斯特利—泰勒计划”。其主旨是争取农民,控制人民,枯竭越南**武装力量发生和发展的源泉;封锁南越革命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切断越南北方的支援。根据这个计划,美国计划在1962年底前的18个月内在南方建立16万个“战略村”,以平定南方人民的革命斗争。

同年末,美国增派军事顾问,训练和指挥西贡军队作战,并于1962年2月8日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美国驻南越军事援助司令部”,作为特种战争的指挥部,并把美**队、军事人员和作战物资大规模地运往他们着手进行武装干涉的南越。至1962年底,在越美军人数增至12万人,飞机约240架。从此,美国开始了一场由美国出钱出枪、由美国顾问指挥西贡军队进行的不宣而战的“特种战争”。

美国和吴庭艳的军队,不断对南越人民发动进攻。面积仅2155平方公里、人口60万的槟一地,1962年3月,就遭受了74次大小规模的“扫荡”,共计195人被杀死、56人被打伤、278人被捕。

西贡电台1963年1月28日曾吹嘘说,1962年美、吴军队在有64,600居民的福成省,杀死了5,713人,打伤了3,215人,逮捕了277人,毁掉了数以百吨计的大米,烧毁民房数千所。

1963年1月10日,哈金斯将军在总结对南越一年的战果时供认,美、吴军队在1962年杀死“敌人”3万人,损失兵员1万人。这个数字虽然比实际数字低,但已能够说明当时在南越进行的战争的残酷性。

1963年,南越人民武装在阿巴村伏击了美直升机,并歼灭了大量南越军。这使美国政府大为震惊,也使它对吴庭艳政府的信心进一步降低。战局的不顺,加上南越政府内部的派系倾轧,使美国政府决心放弃吴庭艳了。1963年11月1日,以吴庭艳及其弟弟吴庭儒和吴庭谨组成的家族统治在美国默许下的一次军事政变中垮台。吴庭艳被杀,杨文明上台。

一切正如**所料!

就在两个半月前的8月29日,**在支持越南南方人民反对美国—吴庭艳集团的声明中曾经预言:“吴庭艳是美帝国主义的一条忠实的走狗。但是,如果一条走狗已经丧失了它的作用,甚至成为美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的累赘,美帝国主义是不惜换用另一条走狗的。南朝鲜李承晚的下场,就是一个先例。死心塌地让美帝国主义牵着鼻子走的奴才,到头来只能为美帝国主义殉葬。”

1964年1月,南越第一军军长阮庆发动第二次政变,并自封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总理。在这一系列的阴谋斗争和争权夺利的过程中,南越的一系列军事和警察行动被瓦解。政变成功的军人和政客忙于瓜分权力和清洗对手,几乎把与北越**人的战争完全留在了美国人的脑子中。与此同时,越南**军队不断在岘港周围的广南省、中央高地、西贡周围的省区以及湄公河三角洲进行袭击、伏击、招兵和补给等活动。在中国和苏联的援助下,建成了巩固的基地体系,并通过老挝开辟了神奇而举世闻名的“胡志明小道”。

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宣誓就任美国的第36届总统。约翰逊总统的上台,标志着美国对越政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越南并不在约翰逊改革计划之内,但却最终成了他的首要问题,成了实现他的梦想之前必须消除的噩梦。于是,几乎从约翰逊宣誓就职的那一刻起,越南就像影子一样时刻跟随着他。他发现越南问题不再是以前自己脑子里想象的一个抽象问题,自己不得不权衡在军事上卷入的利弊。像肯尼迪一样,约翰逊也不断描绘出**阵营咄咄逼人向前推进的形势,同时将越南作为自由世界表达其对抗决心的地方。但约翰逊前几年曾激烈反对美国直接卷入战争,只是建议第三国去予以遏制。可是现在他的位置不同了,在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及国务卿腊斯克的坚决要求之下,就职48小时之后,约翰逊总统宣布,美国对西贡军政府——推翻吴庭艳之后建立起来的南越统治集团——继续实行军事援助。

与此同时,南越政府总理阮庆在接受新闻采访时狂妄地提出,如果有美国的全力支持,南方应该侵入北方。他的讲话在华盛顿竟然没有遭到驳斥。在以后的几周内,南越的**游击队扩大了攻势,更接近西贡,并开始袭击美军设施和人员。

1964年2月,美国成立南越问题特别委员会。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于3月8日第五次去南越,与阮庆拟订了一项“重点清剿”的麦克纳马拉—阮庆计划(或“十二点计划”)。该计划要求在强化军事清剿的同时,适时收缩据点,大力建立“战略村”(后改称为“新生村”)和无人地带,集中兵力,重点扫荡三角洲。3月17日,麦克纳马拉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建议肯尼迪的分期撤军计划应彻底放弃;南越应开始进行总动员,新的军队接受最现代化的美式装备;必须增加对北方的秘密行动。最后,麦克纳马拉建议制定出将战争推向北方的具体计划。所有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支持。

美国五角大楼定出了两个阶段的轰炸计划。在第一个阶段,美国空军将连续72小时处于戒备状态,随时对北越军事设施以及老挝和柬埔寨边境内的游击营发起“报复性”的攻击。在第二阶段,戒备状态为30天,美国将开始进行一项“逐步公开化的军事压力计划”——或者说对北方的深度轰炸。约翰逊总统毫不迟疑地授权轰炸战略进入计划阶段。五角大楼的首脑人物对此深受鼓舞,他们不仅认为轰炸北越是必要的,而且认为应该更早些时候就采取这一行动。

约翰逊的命令下达后的60天内,参谋长联席会议就拟出了一份庞大的攻击名单。这是与在檀香山的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合作进行的。太平洋指挥部在30天内也分别提出了后勤和战略计划。行动计划计算了轰炸所需的飞机数量及其吨数;分析了**阵营可能会做出的反应,尤其是中国可能做出的反应。对于这是否将成为影响因素,它未作评论。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这些需要中包括了地面部队的使用。檀香山已比华盛顿先行了一步。在檀香山,参谋长联席会议最后修改了先行攻击的目标,将第一步打击集中在北越所有支撑向南方进行渗透的军事设施上。据计算,在饱和轰炸和西太平洋第七舰队的轰击下,北越所有为在南方进行战争而建立的设施都将在12天内被摧毁。

5月中旬,修改后的计划被递交到总统手中。约翰逊对该计划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应付国会、公众舆论、盟国舆论、河内对计划中已开始实施部分的反应。但是,他坚信,只要美**队投入越南,那么战争将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因为美**队“举世无双”,美国在世界各地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对它说一个“不”字。“美国人来了”,已经成为了胜利的象征。

当时间的脚步悄悄迈进1964年这道巨大的门槛时,战争的阴云已笼罩了越南的天空。**力量的壮大,战场不断铺开,同时南越军人和政客的争权游戏癖与战斗力的软弱,一步步并逐渐大规模地把美国人引向了越战的最高台阶。美国人不愿把在战后世界虚弱状态中培养起来的“自由卫士”和“世界警察”之梦,断送在那些矮小、干瘦、黝黑的“越共分子”手里。即使越南战争是一个大泥潭,美国人也不得不迈进去。他们建立世界霸权的野心和世界头号强国的高傲在这里跌得粉碎。

于是,走进泥潭,走上战争台阶的美国人又翻开了越战的新篇章。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毛泽东的危机处理艺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毛泽东的危机处理艺术
上一章下一章

一、“美国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