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方法之一:我们怎样做到“顺应天性”?

基本方法之一:我们怎样做到“顺应天性”?

“顺应天性”的核心,是顺应人类的成长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相应的方法培养孩子。在操作方法上,一是要认真读书,认识了解人类天性和成长规律,用专家科研成果和前人的经验教训指导育儿实践;二是要优先培植亲情,用爱赢得孩子的信任,获得顺利施教的前提;三是要完善利弊共存的天性,把孩子“好奇、爱玩、好胜”的原始本能优化为成才的内驱力。“顺应天性”之一:对我们启发较大的三类书为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避免走弯路,我们认真读了很多书,努力汲取东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了解现当代心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的科研成果;关注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哪些新发现;分析导致人生成败的各种原因,从中透视“人类有哪些天性?人的成长有哪些客观规律需要遵循?”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启发较大的有以下三类书:A:介绍科学育儿方法的书——如前苏联的《教育子女的艺术》,日本的《早期教育和天才》(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我们误把书名中的“和”字写成了“与”字,特此更正并深感抱歉)、《从0岁开始的教育》等等。前者让我们认识到父母理性的育儿心态对子女成长的积极影响。后两者让我们认识到儿童潜能递减法则、婴幼儿大脑的可塑性,及人类在婴儿期的特殊认知方式和早教方法。早教先驱主张把“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放在首位,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这方面的研读心得,在婷儿0—6岁的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据此确立了长远的培养目标——“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并对婷儿进行了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通过“刺激五官,促进大脑发育”及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重点培养“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这五大素质,为学校和家庭的后继教育打下良好基础。这部分内容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介绍得比较详细,在此不再赘述。B:古人总结育儿经验和做人经验的书——如中国传统的家教典籍《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菜根谭》等等。这些古籍的精华部分对优良性格和高尚品质的形成有很多精辟的见解,与美国的《EQ之门:怎样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提供的现代观念和培养方法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这些古籍中的封建糟粕需要批判和剔除,也可用于了解中国人特有的一些弱点和局限性。这方面的研读心得对婷儿的社会化进程意义较大,有助于培养“性格优、品德正、能力强、后劲足、发挥佳”这五大素质。这些内容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多处提及,在本章的《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一节里有更具体的介绍。此外,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我们对婷儿进行个性化培养的理论依据,这一点,在本章的《我们怎样实施个性化培养》一节里也会有更具体的介绍,容后再述。C: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类的书——由于兴趣和职业的原因,我们家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著作较多,有些是研究大脑的工作机制的;有些是研究婴幼儿心理和青春期心理的;有些是研究女性心理、老年心理、社会心理、婚恋心理、犯罪心理的;还有些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这些书大都不是为育儿而买而读的,但对我们认识人的天性和成长规律都有所帮助。英国的生物人类学名著《裸猿》,则让我们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此书通过比较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异同,如觅食、择偶、育儿、探索、修饰、睡眠、争斗等,在很多方面揭示了人类纷繁复杂的本性(《裸猿》原著1967年出版,我们看的是1987年出版的中文删节本)。此外,在互联网接通之前,我们经常从《科学画报》杂志和《参考消息》报上了解相关科研领域的新进展,有些育儿方法的灵感就来自专家们辛勤研究的新成果。这方面的研读心得,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使我们在培养婷儿的过程中很少走弯路,并顺利渡过了婴儿逆反期和青春逆反期。我们和婷儿讨论问题时,常从心理学、社会学或人类本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婷儿透过事物的表象审视其实质,培养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内容在本章的《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一节里有更具体的介绍。除了读书学习,我们还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对照有关的检测资料,以便对孩子的自然发育进程心中有数。父母知道孩子此时此刻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什么,就不容易犯操之过急的错误。我们使用的检测资料主要是《丹佛小儿智能发育测量表》(很多读者来信索要此表,现作为本书附录之一提供给大家)。此表是丹佛学者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Gesell1880—1961)与同事合作的《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基础上简化而成的,详细说明请见《附录一》。无庸讳言,在了解人的天性和成长规律方面,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做不到尽善尽美。因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很有限,我们也不可能读到所有该读的书。但想到德国牧师卡尔?威特尝试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尚未问世,老卡尔连“猴子变人”的常识都不具备,不也把孩子培养得那么出色吗?相比之下,我们拥有的教育资源就多多了(现在的父母们拥有的教育资源则更多)。我们相信,只要对孩子满怀爱心、耐心和信心,坚持“顺应天性、因势利导”,就能培养出整体素质优秀的孩子。(顺便说一下,由于我们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转述了《早期教育和天才》里介绍的德文书《卡尔?威特的教育》,随后便有人伪造了一本中文假译著《卡尔?威特的教育》,“译者”署名为刘恒新,京华社出版。这本假译著大量剽窃《早期教育和天才》,并成段抄袭《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内容。造假者还盗用我们的名义向读者推荐假译著。除了侵权之外,这本东拼西凑的假译著存在很多科学常识上的错误,比如说,经常让19世纪初的老卡尔?威特运用他死后才问世的各种科研成果。这本假译著谎称是“从原著翻译”的,却连原著书名——那是一句长长的德文——都不知道,只好用英文杜撰了一个假书名《GarlWeter'sEducationLaw》放在封面上欺骗读者。用这个假书名在网上查不到任何出版记录,可见是造假者杜撰的。如果用哈佛图书馆收藏的原著英译本书名《TheEducationofKarlWitte》在网上搜索,则可查到多次再版的信息。英国心理学家迈克尔?J?A?豪教授1999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的学术著作《解读天才》里——见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中译本,也提到了卡尔?威特的早教方法,并在参考书目里列出了原著英译本《TheEducationofKarlWitte》。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郑宗海和陈鹤琴都看过卡尔?威特原著的英译本,且评价很高——见《陶行知全集》第一卷579页。这些中外专家和老卡尔?威特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教育比天赋更重要”。读者若想更多地了解卡尔?威特的早教方法,请直接参阅河北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的《早期教育和天才》。此书浓缩了1818—1914年好几本早教文献的精华呢。另外,《0岁方案》的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的《0—6岁优教工程方案》和早教专家区慕洁的《中国儿童智力方程》0—3岁分册和3—7岁分册,给中国父母提供了比《早期教育和天才》更全面、更实用的早教指导。很多读者向我们咨询的胎、婴、幼儿培育问题,如果在我们的书里没找到答案,一般都能在这两位专家的两套书里得到详细而具体的解答。)“顺应天性”之二:从0岁开始,用爱培植亲情确定了培养孩子的思路之后,如何顺利施教?也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我们对婷儿的教育进行得较为顺利,主要得益于这种教育模式:亲情互动+理性导航=顺利施教+健康成长所谓“亲情互动”,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互敬互爱,彼此都尽量做让对方高兴、受益的事。比如说,父母疼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讲究教育方法;孩子依恋父母,重视亲人的期望,努力好学上进。可以说,《哈佛女孩刘亦婷》描绘的就是“亲情互动+理性导航=顺利施教+健康成长”的具体过程。在通常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亲情总是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但孩子对父母的亲情却是有的爱、有的烦、有的恨……所以会有这句亘古之叹:“养儿才知父母恩!”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孩子对父母的亲情不是天生的,需要有意培植。我们深信,只有让孩子爱父母,而不是怕父母,孩子才会看重父母的情绪和期望。为了赢得婷儿发自内心的爱,也为了让婷儿成长为“可爱又会爱”的人,从小到大,我们一直不忘用爱培植亲情。A:“及时而亲切”的照料,让婴儿信任父母。婴儿出生的时候,脑力和体力都远未发育成熟,只会用情绪表达和身体接触与成人进行交流,如饿了难受就哭,饱了舒服就笑。父母(或其他照料婴儿的人)对婴儿哭与笑的反应,是婴儿与这个陌生世界最初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方式会伴随着大脑和情感系统的发育进程,逐渐内化为孩子的情感交流模式,成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关的个性特征之一,如是否乐观开朗,是否关心对方的感受等等。如果照料者对婴儿发出的信息很敏感,总是“及时而亲切”地帮婴儿满足生理需要或消除恐惧心理,婴儿就会信任为自己带来舒适感的照料者,并把这种基本的信任感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形成发展人际关系和健全人格的心理基础。如果照料者不能“及时而亲切”地帮婴儿满足生理需要或消除恐惧心理,则会妨碍婴儿建立对成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对智力发育和性格培养都有不利影响。因此,自从英国儿童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母爱丧失假设”开始,当代心理学家们越来越重视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过程与健全人格的关系。注:前两段的观点主要依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布列瑟顿()的研究成果。“及时而亲切”是我们用通俗的语言归纳的最佳照料方式。专家们发现,如果婴儿在0—1岁缺乏“及时而亲切的照料”,其后果跟婴儿逆反期的“过度保护”或娇纵溺爱一样,都能妨碍孩子形成优良性格。例如:有些父母因为种种原因对婴儿不太关注,也不够亲切,对婴儿难得笑一笑,抱一抱,婴儿不哭到一定程度就没人理。久哭才来人的婴儿,就会把哭闹不休当作吸引大人注意、满足自己**的基本方式,这种令父母头疼的互动模式显然不利于增进亲情。久哭也不来人的婴儿更惨——在需要帮助或渴望交流的时候不被理睬,婴儿经常体验的不是爱,而是冷漠无情,就会把冷漠麻木当正常,对父母的感情浅而淡,既不相信父母会帮助我,也不会把父母的教导和期望放在心里。有些父母虽然能及时照料婴儿,但总是大惊小怪、或毛手毛脚、或怨气冲天,搞得婴儿更加害怕或更不舒服,婴儿就会本能地想回避照料者,信任感和依恋感都无从谈起。还有些父母不注意自我调控情绪,态度喜怒无常,标准忽宽忽严,对孩子忽爱忽嫌(或是因为对孩子要求过高、或是因为自身心理不成熟)。这些孩子无法预测父母的行为,无从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常为猜妒有人“夺爱”而生气哭闹,对新环境和新事物都充满戒心。还有些孩子在陌生的亲友面前胆怯退缩或挑衅攻击,不是因为没礼貌,而是因为安全感不足,如果父母不安抚孩子,反而斥责和胁迫孩子“听话”,亲子关系便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各种各样的照料方式,会使婴儿和父母形成不同类型的“依恋”关系。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Ainsworth)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发现,婴儿对父母大致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在这些依恋类型中,只有“安全型依恋”是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统计数字显示,形成安全型依恋并不难。只要照料婴儿的人心理健康,能及时而亲切地照料婴儿,使婴儿感到安全舒适,就能自然形成安全型依恋。据玛丽?爱因斯沃斯观察统计,美国的1岁婴儿约有70%属于安全型依恋。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与梁兰芝2000年的实验室观察统计,中国的2岁婴儿约有73%属于安全型依恋。婷儿1—2岁的表现也明显具有安全型依恋的特点。B:营造爱的氛围,培植浓郁亲情。婷儿是在爱意浓浓的环境中长大的,这一点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有很具体的描述。婴儿时期,因为实行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婷儿享有大量与妈妈肌肤相亲、感情交流的机会,建立了很好的亲情互动关系。加上有规律的生活方式能让婴儿预知大人会怎样做,也有利于婷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妈妈不在的时候,姥姥和保姆对婷儿发出的各种表情信号(如哭、微笑、嗯嗯啊啊等)也像妈妈一样敏感,总是“及时而亲切”地做出反应,并像妈妈一样经常带婷儿到户外活动,指认事物。这些富含爱心的行为也增加了婷儿的安全感和探索环境的兴趣。尽管婷儿2岁之前两次和妈妈分开由姥姥照料,但由于姥姥、舅舅的照料方式与妈妈相同,并在妈妈的遥控下继续进行早期教育,婷儿和诸位亲人都建立了强烈而深厚的感情联系,明显表现出“安全型依恋”的特点——只要有一位天天照料她的亲人在场,婷儿就感到足够的安全,可以在陌生的环境中饶有兴趣地玩陌生的玩具;只要看得见亲人就很安心,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不安全型依恋”则相反);当亲人离开时,婷儿会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和不安(“反抗型”会大哭大闹,“回避型”则无所谓);当亲人回来时,婷儿会非常高兴地与亲人进行热烈的身体接触(“不安全型依恋”则缺乏这种表现)。用拥抱的方式表达亲情,是我们家的老习惯。婷儿在需要父母抚爱的年龄(0岁—青春期之前),除了寄放在私人幼儿园的那20天,几乎没尝过“皮肤饥饿”的滋味。我们不想让婷儿成为羞于表达感情的人,从小就经常对婷儿说“我爱你”,并让婷儿习惯于把爱说出来。“我爱你、谢谢、对不起”,是我们家说不烦、听不腻的口头禅。每一次爱的表白,每一次轮流拥抱,都是滋生亲情的营养液。为了防止婷儿怕亲人失望而报喜不报忧,我们经常对婷儿说:“不论情况有多糟糕,父母都会尽力帮助你。”婷儿很早就懂得:“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参谋,欺骗父母是愚蠢的。”即使在青春逆反期,婷儿对父母的爱也深信不疑,好事糗事都愿意讲给父母听,想不通的问题也会执拗地跟我们平等辩论……我们用爱与民主赢得了婷儿的爱与信任,我们的逆耳忠言婷儿也能听得进。婷儿也经历过20天无爱的生活,那种心灵的伤害对性格和智力的消极影响,让我们深信“母爱丧失假设”不是危言耸听。读者也许还记得,婷儿3岁时,妈妈要到上海戏剧学院参加考试,私人幼儿园的老师兼老板满口答应让婷儿全托20天,婷儿满怀着对老师的信任告别了妈妈,没想到从此开始了忍饥挨饿的生活。20天后,婷儿饿成了一只小瘦猴,妈妈接她回家时连笑都不会了,除了想填饱肚子,什么都忘了!什么都不关心!记忆的链条明显断裂,从前的各种习惯和本领全部消失!调养了20多天,婷儿呆滞疑惧的眼神才彻底消失。又过了两个月,被爱的幸福才重新唤醒了自信……这些年里,我们总想猜测又不忍猜测:“婷儿从最初的惊恐到最后的麻木之间,有过多少次绝望的哭泣?”每次想起那些听不见的哭声,都是锥心地痛!——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从反面提醒我们:顺应天性,首先要满足“孩子需要爱”的天性。令人心疼的是,中国仍有将近30%的孩子没能得到恰当的爱,心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那些用错误照料方式造成的“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都需要先疗伤,再改进。对尚未进入青春逆反期的小孩子宜多关注、多拥抱、多赞美,用热烈的爱温暖孩子受伤的心;对已经和父母离心离德的大孩子,父母要放弃成见,多看孩子的优点,找机会向孩子反省道歉,表白爱心,争取用真诚的忏悔溶化多年结成的冰……亲子关系改善之后,帮助孩子进步才使得上劲。C:两次逆反期,调整关系渡过亲情危机。孩子一生要经历两次逆反期,一次是1岁半左右开始的婴儿逆反期(又称“第一反抗期”),另一次是13岁左右开始的青春逆反期(又称“第二反抗期”)。这两次逆反期都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处理不好就会家庭冲突不断,亲子对抗升级,严重磨损亲子感情。为了安然渡过两次亲情危机,我们提前了解逆反期的心理特点,预先思考对策,及时调整亲子关系,在新的格局下保持和发展“亲情互动”的和谐关系。表面看来,这两次逆反期有不少相似之处,都表现为孩子坚持自作主张,喜欢“对父母说不”,但分属不同的发展阶段,“说不”的意义完全不同。婴儿逆反期意味着孩子已经“从生理上发现自我”,热衷于探索和建立“我”与世间万物的关系。这是动物水平的独立性,需要父母用社会规范积极引导,孩子才能学会做人。如果依旧像对小奶娃儿那样诸事包办、百般迁就,就可能造就一个自我中心的“小皇帝”——既不知道心疼亲人,也不把亲人的期望和教导当回事。青春逆反期则意味着孩子已经“从心理上发现自我”,热衷于探索和建立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象征着孩子的独立人格开始觉醒。如果父母率先给孩子“成人式的尊重”,孩子就可能把你当作来自成人世界的第一位知己。如果父母无视孩子“我都这么大了”的心理,继续用“权威+保姆”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从此对父母关上心门,也许要等孩子也有了孩子之后,才会想到“可怜天下父母心”。a:据我们观察,两次逆反期中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教育方法阶段性错位”——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硬管,以至于陷入“孩子越大越令人失望”的发展模式。独生子女家庭常见的情况是:1岁半前后,婴儿发现自己的身体独立于身边事物,便开始探索自己的行为能引起什么结果,如把玩具东扔西扔、用笔乱画涂鸦、非要亲自做各种生活上的事等等。婴儿对自己能有所作为感到好奇和欣喜,乐此不疲地尝试让身边事物服从自己的意愿。当这种探索活动从父母允许的范围扩展到不允许的范围时,争夺控制权的“战争”便开始了。婴幼儿惟一的武器就是哭闹,但这个武器往往奏效。孩子屡闹屡胜,就会变成为所欲为、任性自私的“小皇帝”(不少犯罪分子的人生歧路,实际上就起步于婴幼儿期的“夺权”成功)。还有些父母心甘情愿地放弃领导权,事事请不懂事的孩子做主拍板,孩子在家如鱼得水,出门却处处碰钉子。从小为所欲为的孩子只会“按自己的主意办”,谁的教导也听不进去。这样子长到青春逆反期,多半都发展得不如人意(因为人的天性是利弊共存,有不少阻碍发展的因素,让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受损),期望中的创造力不见踪影,学习成绩也让人叹气。父母又失望又不甘心,本该“放权”的青春期,反倒开始限制孩子的种种嗜好,强求孩子“成绩大跃进”。父母威逼利诱的效果只有一个:骨肉亲情岌岌可危。严重时还可能酿成亲子反目、出走、自杀或杀亲的家庭悲剧。另一个极端是父母始终把孩子当婴儿来照料,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有人是用温柔的方式,有人是用强硬的方式。结果都是“过度保护”,害得孩子除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别的什么都不会,在孩子堆中常因无能而被忽视或被欺辱,严重阻碍孩子发展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失误常让人想起歌里唱的:“有一种爱叫伤害……”b:我们汲取了这些教训,采取了与此相反的应对措施:在婴儿逆反期,既发展孩子的独立性,又坚持父母的领导权;在青春逆反期,既扩大孩子的自主权,又维护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由于亲子依恋良好,婷儿1岁左右就表现出主动探索环境的兴趣,两岁左右就表现出生活自理的兴趣,大人对此都尽量支持和配合,并常让小婷儿给大人当助手,多管齐下地满足她发展独立性的身心需要。与此同时,大人把起居时间、饮食安排、卫生习惯、安全措施和购物预算等“家庭生活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里。当婷儿尝试用哭闹指挥大人时(如两岁多在姥姥家非要做那些有可能被烧伤、烫伤的家务事),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试过几次以后,小婷儿就懂得了家里的规矩是必须遵守的,哭闹是没有用的,此后再没有用哭要挟过大人。这种兼顾发展独立性和学会守规矩的引导方法,使婷儿的独立能力和自律能力都发展得很好。比如说,婷儿1岁多点儿就会自己吃饭喝汤;两岁起就开始自己洗脸穿衣,模仿做家务;3岁起便负责收拾果皮果壳;4岁起夏天便自己洗澡;6岁便自学电子琴;8岁起便独立制定周末的时间安排表;10岁便独自上街四处帮爸爸采购治疖子的中药;12岁半起便开始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并自主参与校内外各种学科竞赛;16岁出国访美时,从准备签证到办理上飞机前的所有手续,婷儿都是用“只当父母不在场”的方式独立完成的;17岁在准备高考的同时申请本科直接留学,婷儿也是在和父母充分讨论了利弊得失之后,自己拍板决定的。我们所做的只是免除她的后顾之忧:“万一两头落空,我们能接受你复读或上一个较差的大学,但是你得无怨无悔地面对自我选择的后果。”c:在发展独立性的同时,我们从不忽略监护人的责任。比如说,3—15岁,婷儿每年夏天去公众游泳池游泳一般都有大人同去。初一到高二的寒暑假,婷儿每周2、5晚上8—10点半到锦江桥头英语角练口语,都有大人远远地跟着当“保镖”,让她能尽兴地练习到很晚。其间曾数次遇到混在学生堆里的形迹可疑者,他们有的会止步于“保镖”的注视,有的则需要“保镖”现身给婷儿送水喝,才肯悄然离去。婷儿能痛快地接受“保镖”,是因为我们早就明确地告诉过她:法律规定监护人必须教导孩子并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另外,婷儿也清楚女生夜间单独外出潜藏的各种危险,很赞同我们的安全措施:危险的地方不去,夜间不单独外出。在青春逆反期,除了在具体事务方面尽量放权和履行法定的监护责任,我们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d:改用“模拟同事相处”的方式和婷儿打交道,让婷儿得到成人式的尊重和平等。“模拟同事相处”的方式能明显满足孩子“我长大了”的感觉,减轻对成人的反抗和排斥,使父母有机会在原则问题上继续为孩子理性导航。当孩子的整体素质基本成龙配套,能自觉进行“自我理性导航”,父母就大体上完成了监护人的任务,可以放心地让孩子放单飞了。这样度过青春逆反期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从“同事模式”进化为知心朋友,就像婷儿和我们一样。D:亲子共读,最易增进亲情。从小到大,亲子共读(包括读书和讲故事)始终是婷儿和亲人“亲情互动”的重要形式。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让婷儿和亲人灵魂共鸣,感情交融。说到亲子共读,想起了一件让人纳闷的事:有人把“每天捧着名著追着女儿,读给她听”说成是“刘亦婷的培养模式”——不知是根据什么归纳出来的?特地提到这件事,是因为总有一些不看书就评书的人,引用这个无中生有的培养模式,误导读者。事实上,《哈佛女孩刘亦婷》从头至尾根本没有“追着孩子念名著”的情景,只有婷儿识字之前缠着大人念书给她听的描述,还有妈妈给婷儿“录故事做奖品”的记述,以及婷儿在日记里多处流露的对书籍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和其他兴趣一样,决不可能来自“追着读书、逼着学习”的错误方式。婷儿读书的兴趣,可以说是祖孙三代“亲情互动”的结果。婷儿1岁多就开始和妈妈一起翻书听故事。婷儿两岁前后寄居在姥姥家,妈妈千里之外寄来的十几本彩色图书,被姥姥和舅舅作为“妈妈喜欢你”的证明,每天都要读给婷儿听。对小婷儿来说,读书就意味着享受妈妈的爱,爱书就意味着爱妈妈。姥爷在信中描述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婷儿两岁时的心理:有时,她拿一本书,正经八股地坐在椅子上,嘴里嘀嘀咕咕,我问她:“婷儿,你哼什么?”她说:“我爱妈妈,妈妈爱我……”反复嘀咕这两句。婷儿上小学之前,最愉快的时光就是每天晚上被妈妈抱在怀里读书录故事;婷儿7—12岁,最娇气的表现就是临睡之前请爸爸坐在床边“再讲一个书上看来的故事”……多少自然的奥秘、人生的追求、做人的道理,就这样温馨甜蜜地潜入孩子纯洁的心田,滋润着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俗话说:“读书明理。”孩子从小爱读书,很容易诱发各种美好理想。孩子的理想幼稚、多变、“狂妄”都没关系,关键是要“美好”。婷儿幼年朦胧而美好的理想——“长大要像安徒生爷爷那样为人类做贡献”——也是在亲子共读时有意诱导的结果。实践证明,美好理想能激励孩子主动学习,积极进取,逐步形成强大的发展后劲。我们在培养婷儿读书兴趣的同时,也不忘“理性导航”,即一起选择好书;及时交流读书心得——或者是复述情节要点和中心思想;或者是谈论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等。这些活动能促使孩子较早形成是非观念和分析能力。具体表现为:爱读好书;喜欢做好事;不肯做坏事;对不好的书和消极的社会现象也能较早具备批判能力。婷儿的接受能力和批判能力都特别强,与“亲情互动+理性导航”密不可分。有父母理性导航的孩子,很难发展成问题儿童。因为重视长远发展的父母不会随心所欲地溺爱或苛求孩子,也不会让孩子的潜能像野草一样自生自灭。一个“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的孩子,既容易顺利施教,又能够亲情日增。E:教育孩子的时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尽管我们非常爱婷儿,但并没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孩子上。因为双职工家庭的育儿时间十分有限,这正是我们摸索“高效低耗”育儿法的动力之一。再说,孩子也更佩服具有敬业精神和专业特长的父母。事实上,培养婷儿在我们的业余时间里大约占1/3的比重,另外2/3用于学习和其他事务,只不过《哈佛女孩刘亦婷》是一本分享育儿心得的书,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没有写到育儿书里去。婷儿上幼儿园和小学时,我们上班期间每天有1—2小时直接用在婷儿的教育上,有时还包括做饭和吃饭时的交流在内。婷儿12岁住校后,周末回家的时间通常不足24小时,还要洗澡、补觉、学习,全靠周六晚上挤出时间和父母交流1—3小时不等……只不过,我们和婷儿相处的每一分钟都非常有效,即使是我们和婷儿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对女儿的爱与期望也仍在婷儿心间,激励着婷儿自觉地奋发向上——这种“爱是动力”的现象远不止我们一家呢!“亲情互动+理性导航”的影响力让我们深信:父母用来教育孩子的时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只要亲情浓,方向对,能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1小时就比10小时还顶用。“顺应天性”之三:优化三大天性,培养成才的内驱力孩子是否好学上进?能否自主发展(包括很多父母所关心的能否自觉专心学习)?“成人”之后能不能“成才”?关键在于有没有强大的内驱力。除了“利益驱动”的本能之外,青年和成人的内驱力主要来自理想、志向和责任感,孩子的内驱力主要来自人类的三大天性:好奇心、爱玩心和好胜心。父母要做的,就是把孩子的原始天性引入好学上进的轨道,促使孩子形成有益于社会的理想、志向和责任感,获得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培养孩子的内驱力,相当于给汽车安装发动机,对成功培养整体素质十分重要。培养内驱力的过程,就是优化原始天性的过程。因为“好奇、爱玩、好胜”的天性既有促进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妨碍发展的一面,需要扬长补短,兴利除弊,才能持久推动孩子前进。下面具体介绍我们对“好奇心、爱玩心、好胜心”的利弊分析和引导方法,供读者参考。好奇的天性,需扬长补短怎样顺应好奇的天性?我们的做法是:认清好奇心的利与弊,通过“激发求知欲”和“磨练耐烦心”,既培养广泛深入的探索兴趣,也培养不单凭兴趣做事的习惯与能力。好奇心的利弊分析:利——好奇心来自人类本能的探索冲动,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和观察环境是否安全(引自《裸猿》)。好奇心是创造性活动的原始动力,它让人天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有利于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发现新事物、新规律,促成发明创造,丰富人类文明。好奇心的驱动力十分强大,为了满足由此而来的精神需求,不少科学家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弊——好奇心使人类喜新厌旧,喜新厌旧使人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如果放任自流,求知的兴趣就会停留在原始状态,样样浅尝辄止,难以形成锲而不舍深入研究的能力。中国人对此早有认识,祖祖辈辈都在告诫孩子:“不要学猴子掰苞谷,边掰边丢。”好奇心还驱使人类单凭兴趣做事,任性往往冲垮理性,这也是“聪明的人不少,成功的人不多”的重要原因。好奇心的引导方法:A:激发求知欲——把身边的每件事物都变成知识宝库的入口,吸引孩子深入探寻。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不论是探索未知领域,还是学习现有知识,这句话都适用。可有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有的孩子好奇心弱,求知欲淡漠。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对身边事物的态度不同。如果父母把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都变成知识宝库的入口,经常带孩子进去寻宝探秘,孩子的求知欲就会越来越强,好奇心也越来越敏锐。如果父母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比如说,不少人不知道天天走过的林荫道上长着些什么花草树木,也很少教孩子观察认识周围世界,孩子的好奇心就会在熟视无睹中麻木消退。我们的做法是,从0岁开始教婷儿认识身边事物的名称,并逐渐扩展到用途、属性、特点和来龙去脉,通过“层层揭秘”的办法,把生活中的每件事物都变成相关知识的大门。比如说,一个普通的玻璃杯,就可以引出:玻璃杯和陶瓷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玻璃透明陶瓷不透明?人类是怎样发现玻璃的?玻璃还有什么用?为什么普通玻璃易碎钢化玻璃不易碎?玻璃制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有关玻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引起孩子对玻璃杯新的好奇心。这些引向纵深的提问不是为了考婷儿,而是为了吸引注意和启发思考。随着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凡是叫不出名称的东西婷儿都感到好奇,知道名称之后还想知道更多的相关知识。只要是看得到、听得到、闻得到的事物,婷儿都要探究一番,总想搞清楚这事物“是什么?像什么?有什么不同?怎么来的?有什么用?会怎么样……”。经常这样问来答去,孩子就会养成探究和讨论的习惯。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还带婷儿做过不少小实验,如水的三态;酸碱中和;盐的溶解与结晶等等,激发婷儿对自然规律的好奇心。我们曾买来显微镜,让6岁的婷儿开眼界,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激发她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我们常带婷儿外出游玩,有意用一连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激发婷儿对世间万物刨根问底深入探求的兴趣。上中学时,婷儿对知识疑点穷追不舍的劲头,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初中数学老师曾经反映她“不知为何总是追问一些旮旮角角的问题,不问主要的知识点”。婷儿解释说:“不问是因为懂了呀,不懂的地方才问嘛!”高中英语老师王绍洪则说她是“追根溯源,决不随便放过一个疑点!”这些表现很自然地让我们回忆起婷儿小时候的一个习惯:每见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至少要查出它的名称。在激发求知欲的过程中,科普读物始终是婷儿的好朋友。从两岁起,姥姥和舅舅就开始给婷儿读彩色的低幼科普书。可以想象,《小水滴旅行记》和《美丽的四季》之类的小画册,让寻常事物在婷儿心目中变得多么神奇。上学后,奶奶送的《十万个为什么》和爸爸的《辞海》分册成了婷儿常用的工具书,还有5份月刊1份周报:《幼儿画报》、《少年科学画报》、《科学画报》、《现代新科技》、《青年文摘》、《南方周末》,像接力赛一样不断满足和引发婷儿的求知欲。就这样,婷儿的求知欲从关注事物的名称起步,发展到关注事物的特点、功能、属性和来龙去脉;从渴望了解身边的世界是怎样构成、怎样运转的,发展到渴望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奥秘……我们深信,不老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将长期推动孩子与时俱进。B:磨练耐烦心——有意培养孩子对单调乏味的耐受力,让孩子养成不单凭兴趣做事的好习惯。经验告诉我们:再伟大的事业也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包括很多必要而又单调乏味的细节。但好奇心让人类天生缺乏对单调乏味的耐烦心,需要有意磨练,才能养成不单凭兴趣做事的习惯,弥补眼高手低、缺乏恒心的弱点。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从小养成分担家务的习惯,通过长期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对单调乏味的耐烦心(分担家务是整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方法,耐烦心只是收获之一)。婷儿从3岁起开始洗自己的碗勺,后来又逐步增加了收饭桌、倒垃圾、拖地、给盆栽花木浇水等家务活。我们则经常夸奖她态度认真,欣赏和赞美她的劳动成果,让她体验劳动的价值和乐趣。在磨练耐烦心的过程中,我们反复强调这一行为准则:“想做又不该做的事,要忍着不做;该做又不想做的事,要坚持把它做好。”并用科学家们不厌其烦地探索发明发现的故事,为婷儿树立“按需要做事”的好榜样。比如说,德国细菌学家埃利希(诺贝尔奖得主)为了发明杀菌剂,实验了606次才获得成功,“606”也因此而得名;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才找到合适的灯丝……前人的经验使婷儿懂得了“兴趣只是一个开始,坚持不懈才能成功”。这种认识对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在申请留美的作文《继父的礼物》中,婷儿把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精炼地概括为:“该干就干,干就干好。”这种理性的态度和自我调控的习惯,促使婷儿努力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爱玩的天性,可因势利导怎样顺应爱玩的天性?我们的做法是:认清爱玩心的利与弊,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0—12岁的孩子“玩得认真,学得快乐”,以勤奋努力、热爱学习的状态进入青春期。爱玩心的利弊分析:利——爱玩心也是源于人类天生的探索冲动。嬉戏、模仿、尝试、游历、聊天……各类游戏都与人的能力发展密不可分。喜欢嬉戏的天性有利于培养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运动能力、人际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喜欢模仿、尝试的习性有利于学习掌握各种操作方法和技能,发明技术和技巧,把体育运动和各类艺术发展到日臻完美的境地。喜欢游历有利于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喜欢聊天有利于锻炼口才、磨砺思想,发展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聊天是一种探索和展示精神世界的游戏,是很多人的最爱,不论是有趣的、亲切的或是深刻的谈话,都让人心情愉快,乐此不疲。对喜欢的人来说,写作或阅读也是一种迷人的精神游戏……弊——人类的爱玩心随意性太强,缺乏目的性、持久性和计划性。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停留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原始状态,难以形成长远规划、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动力。“嬉戏度日”的习性如不加节制和改变,很容易发展成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的惰性。耽于空谈、光说不练,也是人类常见的毛病。爱玩心的引导方法:A:认真玩耍法——鼓励孩子专注地玩,认真地做,增强行为方式的计划性、目的性和持久性。小狮小豹都要在扑咬游戏中学习捕猎谋生的技能,人类儿童期的游戏也具有学做一个社会人的性质。孩子在游戏中养成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将构成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在人的行为方式中,“认真”是质量和效率的保障,需要从小培养。只要孩子能专注地玩,认真地做,哪怕是玩沙、玩水、玩蹦跳,都有利于养成认真的好习惯。在小婷儿专心玩玩具、画画、看书的时候,大人都尽量不去打扰她,还要夸奖她认真。大人经常用“是否认真”做评价标准,孩子就会有意识地追求认真。我们给小婷儿当玩伴的时候,总是精神饱满,认真投入,给婷儿提供好的模仿对象。婷儿4—5岁的时候很喜欢玩“托举”游戏,当她指挥我们抓起她的两只手一只脚,好让她悬在空中扭来扭去地“造型”时,我们总是憋住笑(怕她误会成嘲笑)认真执行她的指令,任她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中,完了还要问她:“你看我们够不够认真哪?”态度认真或不认真,是可以模仿和传染的。婷儿也模仿过敷衍了事的行为。那是小学三年级时,婷儿在“烂班”学会了懒洋洋地做课间操,还特意表演给我们看,那敷衍了事的懒模样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玩笑之后,我们便精神抖擞地做操给她看,并告诉她:“做操要动作到位,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别人都懒洋洋地做,你却朝气蓬勃地做,就能成为班上的好榜样。”婷儿采纳了我们的意见,认真做操,很快就被老师请到队伍前面领操去了。在认真投入的玩耍中,孩子很容易进入寻求方法的状态。孩子经常在游戏中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和方法的奇妙,就会成为爱动脑筋想办法的人。幼儿园阶段,我们曾建议婷儿用“主动安排”的办法协调“小朋友争当妈妈”的矛盾,让婷儿尝到了“主动安排”的甜头。从8岁开始,婷儿就开始使用“列清单、定计划”的办法,统筹安排学习、生活与玩耍的时间,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婷儿迷过一阵绣花,迷的就是各种针法的不同效果,她还绣了一块手绢送给姥姥。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婷儿每周要去郊外的公园玩一次激光步枪打靶。头一次摸枪,10发只打中3发。教给她“三点一线”的瞄准要领后,婷儿兴趣倍增,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耐心和细心。她夹紧双臂,屏住呼吸,把“准星—缺口—目标”瞄了又瞄,居然打了个10发10中。管理人员同意她放弃奖品(几个泡泡糖)再打10发,又10中。以后再去,婷儿总是沉着耐心地检查完所有的瞄准要领才扣扳机,几乎每次都能打个满堂红。婷儿知道,绣花和打靶之类的活动既是玩耍,又是磨练细心、耐心和沉着的机会。让孩子懂得这些,有利于孩子建立“不断完善自我”的意识。为了磨练忍耐力,5年级暑假婷儿玩过“打赌捏冰一刻钟”的游戏。为了锻炼身体和磨练毅力,婷儿小学4—6年级中午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就在长沙发上连做50个仰卧起坐,高中时自己增加到每天100个。中学阶段的锻炼都是她自己安排的:寒假里坚持晨跑,暑假里坚持晨泳,高中阶段每次都要游够2000米(分成10段游)……这些活动对增强行为方式的计划性、目的性或持久性,起了很好的作用。孩子学会了安排计划和坚持不懈,就能控制和调节“嬉戏度日”的原始冲动,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认真投入地干什么。(关于“捏冰一刻钟”,说“过分”的人也有,说“我能捏更久的人”也有,需要专门解释几句。“捏冰”虽说是一次忍耐力极限训练,对婷儿来说,却只是一次好玩的游戏,这一点,她当年的日记是最好的证明。另外,我们年轻时都学过一点医,对健康的重视远远超过一般家庭,所有的训练都会在有把握的情况下进行。捏冰也是大人先尝试过,知道不会造成伤害,才会让婷儿尝试。其实,冬泳和芭蕾训练比捏冰“残酷”得多,绣花或背圆周率比捏冰“温柔”得多,这些都是磨练意志的好方法,只不过捏冰的时间成本更低,游戏色彩更浓而已。我们清楚地知道,婷儿顽强拼搏的意志力主要来自日积月累的“再坚持一下”,捏冰只是一个有趣的小插曲而已。光能忍捏冰的一时难受,并不代表具备了坚持不懈的毅力,更有意义的磨练是:长期坚持“想做又不该做的事,要忍着不做;该做又不想做的事,要坚持把它做好”。有人监督的时候是这样,没人监督的时候也是这样;干正事的时候是这样,玩儿的时候也是这样。能如此,何愁性格不坚韧。)B:快乐学习法——用游戏的形式开发智力,促成“学习=快乐”的心理。对于“玩与学”的关系,早教专家冯德全教授的《0岁方案》有一个精辟的观点:“有益的玩就是学,有趣的学就是玩。”婷儿的童年就是如此。小时候,婷儿最爱在户外散步或到野外郊游。在大人的启发下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总是让婷儿兴趣盎然,大人则趁机培养她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婷儿3—12岁时,我们常陪她下跳棋或五子棋,在游戏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婷儿8—9岁时,爸爸在学习技能训练中又当教练又当啦啦队,把枯燥的单项训练变成了有趣的自我竞赛。另外,奥林匹克数学题本身就是一种智力游戏,只要循序渐进,孩子也会乐此不疲……除了“在玩中学”或“把训练游戏化”,大人赏识激励的态度也是让“学习=快乐”的重要原因。我们坚持对婷儿多鼓励少批评,从来不用学习活动(如写字、做题等)惩罚孩子,也不用超出孩子能力的任务刁难孩子,尽量让学习与“鼓励—努力—成功—快乐”相联结,使婷儿顺利地形成并巩固了“学习=快乐”的心理。在正常情况下,0—12岁的孩子一般都具有依恋和崇拜父母的心理特点,只要父母用赏识激励的态度陪着做小朋友的事,孩子就觉得是某种有趣的游戏,缺少玩伴的独生子女更是如此。这就给父母提供了用游戏化色彩提高孩子学习意愿和效率的机会。只要学习的难度恰当(在孩子昨天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时间长度恰当(小学生学20分钟休息5分钟),并坚持鼓励为主,让孩子在学习中反复体验被爱的满足与成功的快乐,孩子就会越学越起劲,成为发自内心热爱学习的好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初一前后孩子进入了青春逆反期,渴望“心理断乳”,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就不灵了。能让中学生感到快乐的学习方式,是不断验证“我能自己搞定!”为了适应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我们及时调整了和婷儿的沟通方式,不再扮演“导师和玩伴儿”的角色,改用“模拟同事交往”的方式跟婷儿打交道。督促学习的方式也改为:请婷儿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表,并通过试运行调整到切实可行。我们只定期询问实施情况,对婷儿的汇报与解释,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升上高中,婷儿便进入了高度自觉状态,“督促学习”从此成为历史。“学习=快乐”的心理在顺境中容易保持,在逆境中却容易丧失。有些原来成绩拔尖的学生升上初、高中之后,由于竞争的级别和对手变了,虽然努力依旧,成绩却再难拔尖,原本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学习,也变成了一想就烦的事。这种焦虑的心情既妨碍理解和记忆,也妨碍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为了防止婷儿陷入这种心态,我们很早就让婷儿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婷儿从不认为有人比她强是怪事或坏事,反而为有人为自己“领跑”而高兴。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转学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婷儿从转学前的第一名变成了这个班里的第17名,验证了“天外有天”的话,她坦然接受这个事实,期末又冲到了前三名。考成都外国语学校的时候,婷儿小学毕业成绩是年级前几名,初中入校成绩却是120人中的第89名,我们和婷儿都为拥有这么大的上升空间而感到高兴。初中阶段婷儿的成绩常在1—10名之间波动,高中阶段常在1—5名之间波动,她总是乐观地说:“波浪式前进才符合规律。”拥有这种心态,学习竞赛就是你追我赶的快乐游戏。还有些中学生厌学,是不愿面对“我居然跟不上”的落后现实。我们从这些读者来信中了解到,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非常渴望把学习搞好,但小学或初中留下的漏洞较多,妨碍理解新知识,较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分数和名次常常让他们眼里无泪,心中泣血!要想让“跟不上”的孩子快乐地学习,必须改变“学习=体验失败”的恶性循环。简单而有效的做法是,退回到漏洞较少的阶段开始补漏。例如,小学6年级数学语文都不及格的学生,数学补漏可退回到4、5年级的课本一道道地“过”例题。语文补漏可退回到复习听写小学的全部生字和复习全部生词的解释,并口头组词、造句。补完语文基础知识的漏洞,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仅少写错别字一项,就能多得不少分,一些原来看不懂的题目也能看懂了,又能多挣一些分。在循序渐进消灭漏洞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其实我能行!”并重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当然,在补漏和追赶进度的过程中,自信心和毅力都不足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和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好胜的天性,要扬长避短怎样顺应好胜的天性?我们的做法是:认清好胜心的利与弊,通过“正面诱导法”和“自我挑战法”,引导孩子自信而不自负;顽强而不顽固;好胜而不嫉妒。好胜心的利弊分析:利——好胜心也是来自远古的生存本能,是推动人类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原始动力。好胜心让人天生喜欢成功和赞扬,有利于培养自信心、独立性、荣誉感、责任感、顽强意志和上进心,可以顺势发展适应能力、竞争意识、主动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好胜心常和好奇、爱玩的天性融为一体,推动人们试探脑力和体力的极限,刷新种种纪录。奥运会冠军和黑社会老大好胜心都超常的强,但价值却有天壤之别,除了社会原因之外,好胜心的发展方向不同也是重要原因。弊——好胜心天生伴随着盲目性和排它性,让人常犯自以为是的错误,有理没理都爱占上风。如果放任自流,难以克服主观武断、虚荣嫉妒、沮丧自卑等人性弱点,既妨碍客观地认识问题,也妨碍成功地解决问题。当遭遇挫折时,好胜心既可能在虚拟幻想中找出路,也可能在歪门邪道中找出路,甚至在毁灭中找出路,其破坏性值得警惕。好胜心的引导方法:A:正面诱导法——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鼓励孩子积极进取,在遵守规则方面鼓励孩子自律服从,在强化竞争意识的同时强化平常心。多鼓励、少批评、巧激将,是诱导好胜心的好办法,能有效培养孩子对正面事物的兴趣和自信心。我们从鼓励婷儿在幼儿园努力挣红星开始,不断引导她认同社会规范,追求正面价值。我们相信“愿积跬步,终至千里”。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婷儿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不难达到的小目标,只要努努力就能够得着,然后再提出新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最初主要由父母提,初中起便过渡到主要由婷儿自己定计划、设目标,我们则扮演啦啦队和智囊团的角色,为婷儿加油打气或指点迷津。在诱导好胜心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促成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做法是:赞赏前进方向,而不是前进速度;夸奖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努力的结果。这种有选择的鼓励方式,能让孩子把自信心建立在“方向正确,坚持不懈”之上。不论前进到哪一步,不论领先还是落后,只要“方向正确,坚持不懈”,孩子就有理由感到自豪。这种只给动力不给压力的方法,使婷儿对正面事物的兴趣越来越大,自信心和实际能力也越来越强。随着孩子竞争力的增强,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如转学、择校、支持参加各种竞赛等,鼓励婷儿不断扩大眼界,拓展胸怀,到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水平上去追赶先进。在鼓励婷儿积极进取的同时,我们有意在遵守规则方面鼓励婷儿自律服从。因为人类社会是有禁区的,法律就是禁区的边界。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自觉自愿地遵纪守法,是健康成长的前提之一。我们从小让婷儿参与制定生活与学习的行为规则和奖惩制度,逐步学会全方位自我管理——这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培养方法,制定规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执行规则更是需要战胜自我的毅力。孩子心中有数,知道怎样有奖怎样有罚,就能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坚持追求正面价值(详见本章《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一节)。在消除“井蛙心态”强化竞争意识的过程中,我们还非常重视让婷儿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简而言之就是“胜不骄,败不馁”。这种重要的心理素质,既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也需要孩子的亲身体验。比如说,婷儿上学后,我们反复强调:“平时要努力,考试允许得0分”;“凡事只要尽力而为了,就可问心无愧”……我们的体会是,家里始终保持着这种舆论导向,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而豁达的心态,远离“骄傲、嫉妒、虚荣、攀比、报复、灰心、自卑、绝望……”等与好胜心密切相连的人性弱点,积蓄向正面目标前进的后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孩子的志向会逐渐明确,追逐理想的激情会统率着人类天生的探索冲动,持久地推动孩子发奋努力。B:自我挑战法——鼓励孩子向人性弱点挑战,通过完善自我增强竞争实力。好胜心让人喜欢占上风,常常有人为了保面子、争输赢而听不进正确意见,甚至文过饰非、强词夺理,即使有理,也喜欢得理不让人。这些情绪化的行为既妨碍团结,又妨碍进步,是成功的大敌。为了让婷儿摆脱好胜心的负面影响,我们既给婷儿讲道理,又给婷儿做榜样,还设计了一些有效的“刹车”措施。我们明确规定,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只辨正误,不争输赢。在发生争执的时候,只要错在父母,我们总是痛快认错,绝不文过饰非,并要求婷儿效仿。在产生误会的时候,我们事先约定要把对方往好处想,并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宁说“可能是我表达有误”,不说“也许你没听清楚”,更不说“你干吗故意……”。这种熏陶和训练,使婷儿很早就懂得了:狡辩不足取,虚荣不足惜,坦率认错最明智,自我批评消怨恨。无庸讳言,天性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发生争论的时候,即使是我们,也有被好胜冲动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婷儿也一样,尤其是错不在己或对方得理不让人的时候。但由于平时就有挑战人性弱点的意识,我们和婷儿总是能及时想起:应该坦率认错,应该自我批评……这类理智战胜情绪的成功体验,使婷儿对挑战人性弱点、努力完善自我,始终保持着浓厚兴趣和信心。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不一样,个性弱点也不一样,有的自卑感强,有的嫉妒心重,有的鲁莽急躁,有的不思进取……但不管是什么弱点,总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屈服于惯性”。向自我挑战,首先就是要挣脱惯性,一步步地改变原有的行为方式,最终做到积小胜为大胜。比如说,活泼的孩子容易粗心。婷儿8岁时,我们对她提出“把粗心变细心”的要求,婷儿把粗心当作妨碍自己进步的大敌,积极参与提高细心程度的一系列专项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婷儿克服了作业粗心的弱点,明显地提高了竞争实力。不少中学生读者来信说,他们很清楚自己存在哪些毛病,但总是改不了,希望我们能设法帮他们改变现状。我们的办法很简单,也很有效,那就是:挣脱惯性——坚决地向自己的旧习惯挑战,并设法赢得这一挑战!具体做法是:仔细回顾平时“犯毛病”的过程,找出每次“犯毛病”的第一个念头或动作是什么,然后设计一些相当于踩刹车的措施,来防止“启动毛病程序”。比如说,有位读者原定看完某个电视节目就去学习,但电视一开就关不了,学习的计划总是泡汤。究其原因,是关机之前习惯于把每个台都浏览一遍,遇到感兴趣的节目忍不住又看起来了。要想防止这种情况,不妨设计三个措施,或者节目一完马上起立,头也不回地去学习;或者每次都直接关机,防止换台又看;或者学习任务完成之前根本不开电视机。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形成新习惯。惟一的问题是,你能不能管得住自己?管得住,你就能战胜惯性。希望每个想摆脱自身弱点的孩子,都能不断赢得自我挑战,成为自己的主人,生活的强者。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上一章下一章

基本方法之一:我们怎样做到“顺应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