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理解,令我们感动

读者的理解,令我们感动

在结束全书之前,还有一些心里话想跟读者聊一聊。一是各种渠道的读者反馈,二是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本土原创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关注和报道,旁观者的看法,您也许有兴趣听一听。读者的理解,令我们感动2001年秋冬,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哈佛女孩刘亦婷》罕见的畅销是因为“读者盲从”和“幻想克隆哈佛女孩”。有趣的是,各种渠道的读者反馈却与这种说法相反。事实上,不论是匿名的网上留言、署名或匿名的读者来信,还是公开的报刊讨论,或面对面的交流,读者都表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的特点。有人出于社会责任感,善意地提醒读者“不要盲从或幻想克隆”,我们非常赞同。但若仅凭个别现象就断言“畅销=读者盲从或幻想克隆”,则有违“崇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由于我们了解《哈》书读者反馈的渠道和数量比旁人多,有义务提供真实情况,让“读者反馈”这张“拼图”更为客观、完整。网络书评,见仁见智网络渠道的读者反馈,一向以无所顾忌为特点,可以视为读者最真实的心声。读者发帖最多讨论时间最长的网站,是专营电子版图书的“博库”。自从2000年9月“博库”推出《哈佛女孩刘亦婷》电子版,点击数与下载数一直名列前茅,至2002年夏天“博库”停业前,一直有新读者在“眉批”和“书评”里各抒己见。从这里和其他网站的自发性讨论来看,读者既不盲从我们,也不盲从别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是独特的生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别人的成长经历和培养方法,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也不可能复制。有人担心“全民都以一个人为范本,来制造天才”,显然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智商。读者在网上对《哈佛女孩刘亦婷》畅所欲言,其中有深刻的理解,也有明显的误解(希望这本回答读者提问的书能够消除这些误解)。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赞扬≠理解,批评≠误解。比如说,把刘亦婷称之为“天才”的赞扬,恰好是对早期教育理论的极大误解。又比如,有位读者在“博库”的书评栏中写道:“家有小儿,六岁——刚上学,正发愁,怎么样去培养顽皮小家伙的学习兴趣。书中的方式似乎不太适合家中顽童。”这种批评就与误解无关。因为这个6岁男孩和6岁时的婷儿基础不同,自然需要不同的引导方法。总的说来,网络渠道的读者反馈,理解远远超过误解。如果您愿意分享这种被人读懂的幸福,不妨看看这封由误解到理解的读者来信(电子邮件):主题:Aboutthebook(关于这本书)日期:Wed,15Nov200015:23:12+0800……早前在网络的论坛上有人推荐此书,当时还看到反面的意见,说读哈佛有什么了不起。是啊,我也不赞同把考取什么学校作为孩子的人生目标。不过,为着三岁的女儿,我还是买了一本,借鉴一下也好啊。看完这本书,真的很激动,有些话似乎不吐不快。第一,哈佛只不过是这本书的卖点吧,你们对孩子的培养实在是个系统工程,哈佛只不过是这个工程的成果之一。看看婷婷访问美国前的面试,就知道成绩好、会读书的孩子多得是,而她的胜出是良好的综合素质决定的。现在,随着西方育儿理论的普及和年轻父母素质的提高,你们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被许多父母认同(至少是理论上)。可你们早在80年代就开始用先进科学的方法教养孩子,真的让人佩服。第二,我更加佩服的是作为父母的你们,能够将做人的道理以令人信服的方式传授给孩子。只有真正做过父母的才知道这需要多少智慧、远见、爱心和耐心!而且,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你们没有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狭隘的人、重物欲的人,也没有教孩子做一个骄蛮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欣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你们教孩子处理矛盾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交益友的方法,这些方法本身和你们将其传授给孩子的方法,对我殊有启发。说句不夸张的话,你们的这本书对提高千千万万的父母的素质做了贡献,作为受益者之一,在此向你们表示感谢!第三,婷婷真的是个可爱的孩子,我很喜欢她!祝她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负父母和社会的厚望。致礼!深圳读者:××读者来信,热情而清醒在我们收到的6000余封电子邮件中,像“深圳读者”这类单纯的读后感,约占10%,其中学历较高的人居多,如各行各业的大学毕业生、在读或已经工作的硕士博士、海内外的大学教授等。更多的读者来信是既谈读后感,也咨询问题。抽样分析的结果显示,咨询邮件中约有64%来自大、中、小学生,其中中学生约占36%,大学生和小学生各占14%。学生读者最关心的是:怎样自己培养自己?怎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外约有36%的咨询邮件来自各个年龄段的父母,其中大部分是0—12岁孩子的父母。父母读者最关心的是:怎样对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怎样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来信的读者绝大多数都赞同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可以代表对我们高度认同和信任的读者群。在这个群体中,我们至今尚未遇到一位想要“复制或克隆哈佛女孩”的人。考虑到很多学校的老师建议学生们课外阅读《哈佛女孩刘亦婷》,加上读者来信也是学生为主,很可能我们的读者一半都是学生,在此大致介绍一下学生读者的来信。有些学生本身的基础非常好,他们从《哈佛女孩刘亦婷》中发现了直接申请全奖留学的可能性,希望从我们这儿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些读者有的已经申请成功,但他们靠的是自身的多年积累,绝非“克隆”而成。更多的学生来信是因为兴奋或苦闷——兴奋的是,他们从婷儿身上看到了青少年拥有的巨大潜力,激起了更上层楼的干劲,希望得到更具体的指导;苦闷的是,很多人勤奋不亚于刘亦婷,但学习效果却不如人意,有的学生在小学或初中曾经拔尖,升学后成绩却大幅下滑,人际关系也今非昔比,自信心丧失殆尽,在痛苦和困惑中,他们或想了解刘亦婷的学习方法,或想让我们指点迷津,或者只想倾诉一下而已。学生读者普遍反映,我们的书(或回信)能使他们增强奋进的勇气,找回失去的自信心。令人感动的是,不少学生虽然对父母的教育能力有些失望,但非常体谅和热爱自己的父母,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还有些学生很想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看到他们采纳了我们的建议,积极而有效地与父母沟通,特别让人高兴。报刊讨论,幽默而尖锐报刊渠道的读者反馈,最早最集中的是福建《海峡都市报》上的读者大讨论。特别有意义的是,那会儿《哈佛女孩刘亦婷》刚上市不久,尚未形成带倾向性的社会舆论,加上该报连载与讨论时我们和作家出版社都不知道,不存在促销图书的因素,最能看出读者自然而真实的反映。这场讨论的导火索是一位“老读者”给报社的信,标题是《别上“哈佛女孩”的“当”》,主要是不赞成“父母执笔自卖自夸”和“凭个案论证早期教育理论有效”,并对该报连载此书表示“反感”(见《海峡都市报》2000年11月5日)。当时该报连载《哈佛女孩刘亦婷》已到24期,很多读者都在逐期搜集,书则一直脱销。该报编辑彭振东敏感地意识到这将是一个热门话题,便在“教育周刊”上发表了这封信,并加了个意为“不知到底谁更对”的编者按。结果有很多读者来信和“老读者”商榷,“教育周刊”因此热闹了好几期。连载和讨论快结束时,该报和我们取得了联系,并安排了两场座谈会,现场回答读者的各种问题。我们与读者面对面地交流育儿心得,就是从福州开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福州读者的文章都颇有文采,不愧是冰心老人的家乡人。在此仅摘引两篇最短的商榷文章,一个幽默机智,一个一针见血,很有代表性:父母执笔写书无可厚非(《海峡都市报》2000年11月12日)由父母执笔写书并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个言论自由的时代,只要书中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就应该推广。提倡早期教育从0岁开始并没有什么不对。我们并不能因为有些成功的人士没有接受早期教育就将其否定。就好像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个老烟鬼活到了九十多岁就否定吸烟有害的观点吧?我认为作者提倡的并不只是简单的理论,而是经过实践的理论。当然作者并不可能生出一个连的孩子,然后将他们全部培养成“哈佛女孩”后再来出书。如果是这样,那么我想谁都没有资格来出关于如何成功的书,因为他们都是个案。一直关心《哈佛女孩刘亦婷》的读者准备上《哈佛女孩》的“当”(《海峡都市报》2002年11月20日)我还真没想到有人会告诉我“别上‘哈佛女孩’的当”!《海峡都市报》预告要连载《哈佛女孩》的时候,正值我的女儿满两个月,我决定好好拜读一下。(我还没这么认真地对待过其他连载呢!)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被今天学生的自私、畏惧困难,缺乏爱心与教养所困扰!在与他们的父母接触中,更深刻地意识到家教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哈》文中刘亦婷的父母反复强调开发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情商的重要性(原文“开发孩子的智力是无价之宝,教授知识是有价之物”;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的品性,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善待他人,把握好自己与他人情感的能力”等),不正是我们今天的孩子所需要的吗?只可惜今天的父母爱心有余,耐心不足,更缺乏亦婷父母的恒心!我也即将面临着对孩子开始早期教育,《哈佛女孩》给了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哈佛女孩》的忠实读者假新闻出笼,误导舆论《哈佛女孩刘亦婷》节节上升的发行量,很快引起了更多媒体的注意。媒体的反应和读者一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哈佛女孩刘亦婷〉成家教“真经”》这样的正面报道,也有《应该给“哈佛女孩热”泼点冷水》这样的负面报道。直到一条“官方表态”的假新闻出笼,才打破了百家争鸣的正常格局。这里提到的假新闻,刊登在2001年11月13日的《××晚报》要闻版上。这条假新闻把一篇以讹传讹的网络杂文《大胆地对“哈佛女孩”说不》说成是:北京消息今天,《人民日报》在《人民时评》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人生道路千变万化,人的志向情趣更是千差万别,幻想用一个模式来克隆出无数“哈佛女孩”,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既违反教育规律,又扼杀孩子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学学那个5岁青岛女孩,大胆地对“哈佛女孩”说不!……这条假新闻冒用《人民日报》之名,造成了“官方号召抵制‘哈佛女孩’,反对早期教育”的假象。这条假新闻出现在《××晚报》的兄弟媒体××网时,内文标题更加吓人:“《人民日报》署名文章直斥‘制造天才’之举是在扼杀孩子天性”,大标题是《对“哈佛女孩”说“不”!》事实真相是怎样的呢?《人民日报》总编室的回答是:“本报没有发过这篇文章,也没有《人民时评》这个栏目。”《××晚报》总编室的人则说:“我们不知道这个错误是怎样造成的。”但这条假新闻却借助这家晚报的影响力飞遍全国,引来了一连串与“中央”保持一致的跟风行为……对此,我们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希望以增进了解来消除误解,相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政府发展早期教育的既定方针。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明文规定要发展0—6岁的早期教育;据《北京晚报》2002年11月28日报道,北京市政府已经建成了20个“社区儿童早期教育活动基地”,随后还要建立100个社区早教中心,到2005年,北京0至3岁孩子的受教育率要达到90%。——这就是当今的历史潮流!我们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清这一事实:普及早期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电视座谈,院士肯定2002年2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当代教育”栏在策划大型谈话节目《哈佛女孩热,热了谁?》时,力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担任嘉宾。何院士为了言之有据,事先特地读过了编导陆辉送去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强调“特地读过”这一点,是因为有些人并不见得比何院士更忙,也不见得学术造诣比何院士更高,却不屑于阅读自己决定公开批评的书——包括但不局限于我们的书。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得“先读书,后评书”这种正常行为也变成了高尚行为)。可惜我们事先不知道有这个节目,等读者看到了通知我们的亲戚、亲戚又来电话通知我们时,已经是节目重播时的结尾了。幸运的是,我们恰好赶上了何院士归纳调和争论双方的看法,并坦率地谈了他的读后感和对我们的肯定。那一刻,真的很感动——在假新闻误导舆论一边倒的时候,仍能听到正直无私的声音!在此,要特别感谢当负面报道满天飞的时候来信支持我们的各位读者,还有那些在各个网站对此进行理性分析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的言行坚定了我们信念: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既不会盲从我们,也不会盲从任何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上一章下一章

读者的理解,令我们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