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的目空一切、自命不凡(5)

孩子变的目空一切、自命不凡(5)

给孩子心灵造成伤害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悲惨事例,充斥暴力、色情的大众娱乐业更让他们无法从屏幕制造的困惑恐慌中逃出来。毫无疑问,暴力的影响十分可怕,因为在潜意识中,我们对暴力的冲动会被激发起来,而且这会使我们对自己的挫折过于敏感。在某种程度上。现在恐怖劫持、校园枪击增多就是暴力娱乐文化的恶果。很多可以减少这些影响的办法,如慈爱的看护、更多的交流、父母的规矩和限制等,对很多孩子来说都不存在。孩子还没有机会体会这些情感或痛苦,因此也不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只有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我是我,别人是别人。这种漠不关心使孩子不再富有同情心。当事情变得过于复杂时,孩子们更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非感性的一面,如什么事情、发生在谁身上、怎么发生的、在哪儿发生的,而不是关心当事人的感受。这种情感的疏离大大加深了孩子对自我权利的注意。家长们必须做点儿什么来避免孩子产生这种心理。我们享有的前所未有的繁荣和日益金贵的时间使我们很难对孩子说,“这太贵了”“太远了”“太迟了”“不方便”等拒绝他们要求的话。不能和孩子相处得久一些让我们感到负疚,我们也只好用金钱和给予他们任性妄为的特权来平息。《华尔街时报》最近登载了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记述了从20世纪初到今天人们互送的节日礼物的变化。100年以前,一个富有的女人渴望的也只是一把玳瑁梳子;孩子会为一个橘子或一些糖果欣喜万分。而现在呢?“礼物清单”更多的是索尼游戏机、电脑、滑板车、山地车、巴尼百货,当然还有芭比娃娃和她的车、房子和无数的衣物。大家都知道,奢侈和纵容会令人堕落,而孩子尤为如此。他们一点不知道获得金钱和好的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欲求的不断满足将使人很快失去乐趣。尼采曾经说过:“占有因为占有本身而价值降低。”真正的满足需要一点儿的耽搁、暂时的挫折和一些期待。孩子的特权不能完全剥夺,而自命不凡也很难避免。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少点儿溺爱,不要太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还可以让他们多做点儿家务、找一份暑期工作。当家长和孩子热切地打造“金色履历”时,他们放弃了各种普通工作,如救生员、收银员、服务生等等,而是积极参加一些所谓的“增加人生阅历、有益的”的工作,比如去哥斯达黎加的部落里体验原住民的生活,或去拿波里登山,参加名校的辅导课。劳动统计局自1948年便开始统计16~19岁的年轻人暑期工作的比例,1990年这个数字最低。《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报道说,乔治城大学的一个大三学生说,他的时间要比一份每小时10美元的暑期工作值钱得多。他的暑假是在韩国的一所大学过的。越来越多的专家和研究生院都开始对这种“金色履历”表示怀疑。我听实习医院的几位部门负责人讲,他们选择的都是得B+而不是A+的学生,他们说:“那些孩子让人觉得太自负了。”正如加利福尼亚州派波丁大学前任校长大卫·戴维泼先生所说:“花更多的时间阅读美国历史、踢足球,和去别的国家旅行,开阔视野是不同的。”他在《纽约时报》上说,他让老师们很生气,因为他坚持说:“我在父亲的烤面包店里学到的东西比在任何大学都要多。”也正如他说,“我们正在从正确的子女教育的轨道中偏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选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选载)
上一章下一章

孩子变的目空一切、自命不凡(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