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诗化的传承

六 诗化的传承

“看,有地方出车祸了。”

工作中,同事突然拿着他的手机说道。

我拿过他的手机,是一条派出所发出的悬赏,悬赏此件事情的目击证人,因为司机已经肇事逃逸了。

“这个女的我认识,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也没有再找一个伴侣,孩子在家有他姥姥看着,现在好了唯一的母亲也失去了。”同时喃喃自语着。

“孤儿?”我的脑中突然震惊了一下。

“是啊,哎,好可怜的孩子,可是已经上小学了,这个年纪也很难有人领养。”

我在边上安静的听着,思绪也不知道回到了多久以前。

脑海中隐隐地浮现出一个景象,一个老人被撞倒在路边,那是条非常宽阔的大马路,可是来来往往的车辆还有路边不断走过的行人都目不斜视的向着自己的前方走去,就好像路上躺着的不是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都市中的花红酒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好像人却在渐行渐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心中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理论也越来越清晰化,究竟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回答。

随着步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交流也越来越方便,电视上,网络上,新闻上,碰瓷的人频频出现在荧幕上,不论是男女老少,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层出不穷。究竟是什么角色将潮流带向了更加明朗的一面。

曾经看过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在“临终之教”这一片中曾经写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莫里·施瓦茨,这位社会学教授在临终之际与他的学生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每个星期二,上人生之中的最后一堂课,在这十四个星期二中,莫里·施瓦茨曾经提到了模式化教育的问题,提到了文化的误导。

可是逻辑始终是逻辑,道理始终是道理,人生总是在即将尽头的时候才能够看到清晰的方向,而模式化的结束造成了重要文化的遗失,明白可是无法改变。

罗素说,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什么是死亡?死亡就是江河入大海,大海接纳了江河,又结束了江河。

老年,真的是一个诗化了的年岁。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死亡,社会之所以越来越先进,是一代代人的先驱,社会之所以会越来越美好,是所有人道德的结晶,这个结晶,不是一个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小人物的意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小人物的意志
上一章下一章

六 诗化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