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之一:社会实践(伪)

悲剧之一:社会实践(伪)

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作为大学生来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通过实践来验证所学也是必须的,只有联系实际应用理论才能发现所学知识的不足、失误,或是自己对于理论认识的偏差,避免今后在工作生活中造成纸上谈兵尴尬场面。这一点是经过无数先辈应证的真理。

这几年来,通过网络认识了许多同龄人,异常震惊的发现,某些沿海地段,尤其是在广东省,许多同龄人都有过打工的经历,尤其是过了高三后,大多每次长假都要打工,但在我的周围却很少看到这种情况,或许是开放程度造成的差异,大家更多的是无所事事的度过假期,少有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

这个假期头十几天在广东的某高校度过,由于放假时间晚,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广东的大学生,惭愧是我最大的体会,虽然都是大学生,但他们与我们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举止谈吐皆为我在自己校园里少见的,阅历也远非我可以比拟,各种社会活动中都十分活跃,虽然即使是三本的学生但我毫不怀疑他们将来离开大学时会比我更加具有竞争力……

不怪广东学生大多不愿离开本省,忽然想到过去听到的一个广东高三生所说的,晚上做了个噩梦,梦到去外省度大学……联系国内各大名校在广东的录取率就可以明白,不只是因为本地人的自豪,也更因为广东真的是作为国内顶级大省而存在,各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其中最重要的大概该是观念问题。

大学入学一年多,课本是啃了许多,社团活动是有努力,但始终无法超越“社团活动”的范畴。真失败!上大学前曾有过许多莫名其妙的期望,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主观、客观原因,后来就渐渐放弃了,现在看来实在是有够颓废的,大一的生活。

时间还有,想要改变的话应该还来得及吧。

第一步,或许该效仿那些走在前面的同学们找个临时的工作体会一下实践给理论学习带来的助力。不过说实在的,这个暑假里我能空下的时间却是不多,不说上了十次以上的长途火车,不论与各个亲戚间的交往,在各个城市间奔波,每个城市里停留的时间多不超过一星期,不过好在假期后半段终于有了些许空闲。

找工作的确不是容易的事,不过还是让我在这里找到了,本来我就没有要求多少工资,加上只是临时工,让店长接受了我。

很多事情没有体会过时事绝不会明白的,只是作为打杂的我并不负责接待客人,不过我还是从日常的对话中整理出了一些让我十分诧异的信息,对于从厂家出厂到商家出售之间的差价是我前所未闻的,事实上我这种性格的人在买东西时往往不会讲价,虽然以前也知道自己会吃亏,但从没想到会亏到这种程度,具体情况恕我不提。才明白先代**员们最终总结出来的经验的正确性,如果轻信商家“给你最低的价钱”等煽动性的话语,造成的损失绝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低,在决定购入大件或是贵重物品时果然还是应该好好花些功夫去仔细地认真地了解行情,而不是直接向店里去。

对于购物技巧就不多谈了,这次打工给我带来的好处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超乎想象的。

我在店里的位置比较微妙,因为格局工作并不繁重,让我有许多机会去观察各位同事的言行,前面说到我是个不善讲价的人,不过说真的,像我这样让店家喜欢的顾客并不是多数,甚至可以算是稀有动物的我实在是积累了不少的挫败感,不光是店员为了更好的业绩吹得天花乱坠的技巧,各位客人们登峰造极的砍价能力也让我大开眼界,那是连强大也无法形容的境界啊!我看来是没法达到了,虽然或许也是可以练习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还是尽力去加强自己的优点比较划算。

虽然现在的工作作为将来不太可能的职业,不过我还是从中获益良多,首先是发觉了不少自己的缺点。与人交流的能力,从小就是我的弱项,一直也没能改过来,时至今日更是愈加严重了,与生人不能很快熟悉,每次去商店都要组织许久语言,在店里这个缺陷更是暴露得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一次客人来的时候负责销售的那位上厕所去了,而余下的几位也在接待客人,在一位同事的猛使眼色的情况下我万般无奈的迎了上去,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全忘了,是的,全忘了,这件事除了开头和结尾我全忘了,只是记得最后面带尴尬的我终于将顾客交与回来的售货员手里的那个画面,黑白色的。这是个悲剧啊!后来我再没接待过客人,也没这个机会,但还是想再试一下却最终没有向同事开口,现在想来,真的十分后悔,这种机会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再有了。从哪里爬起,就该从哪里站起来,终于明白这件事刻不容缓了,若是一直无法改善社交能力的话,结果会坏到怎样的程度我也不知道。

从上一段中讲的事里还暴露了另一个问题,虽然一直提醒自己要注意细节,但事实上真的要做到这点实在是不容易,且不提过去历次考试中因粗心失去的分数,就那次若是我时常留意学习售货员们的做法,想来也不会落到那种田地!

某种意义上坚定了我回校好好学习的决心的是在了解到同事们的收入之后,人们都是想要往上爬的,我自然也只是凡人而已,旁观了几天另一种人生的过法,我还是决定走在父母规划好的路上继续前进,虽然的确十分讽刺,明明过去不屑一顾的……对于现实这种东西,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开始认识了吧。哎~~

和店长的聊天也让我很有收获,那是某天谈到公务员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我以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愤愤对于公务员录取的黑暗狠狠抱怨了一下,店长却提到了他的见解,无论如何,公务员还是以能力为前提录取的,若是能力压倒一切竞争者那绝不会没有好出路……话虽如此,谈何容易……大家毕业出来能力差别必须不是特别大!只有那些真正将精力注入提升自己这件事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吧……不过说真的,即使知道将来或许会很惨,但多少还是会受惰性的影响……前路漫漫呢,要克服的实在是太多了,实在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到。记得日本建筑家火村夕曾说过:“这个世界上并存在奇迹,存在的只有必然和偶然,以及自己要做些什么,仅此而已。”十分喜欢这句话,在盲目的追寻奇迹的人的身上,是不会发生奇迹的,只有试图用自己的手创造奇迹的人,才能得到果实。想要决定自己的未来……

想要决定自己的未来,必须要做出选择。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极限是哪里,不了解自己的器量可以让我到达怎样的境界,还是姑且一试吧。

接下来是例行公事的理论总结,也是我之所以去打工的主要原因:

虽然当前职业指导理论已经超越了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阶段,发展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阶段,但人职匹配仍然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职匹配让大学生与合适的岗位实现匹配,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是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同时深入了解社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做好人职匹配的前提和基础,勤工助学作为模拟就业的形式,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在模拟就业的实践中,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和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特长、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发展潜力等个人特征,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价。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与社会的接触和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了解,在选择未来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勤工助学可以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全面地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通过在职业环境中的实践,体会熟悉未来的职业环境,了解职业特征、职业前景、职业要求等,从而为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克服盲目性。

总之,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自我、社会与职业,顺应时代,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人职匹配。

好了,就这样。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此身已无意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此身已无意义
上一章下一章

悲剧之一:社会实践(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