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chapter44 黑芝麻糊

44.chapter44 黑芝麻糊

齐桓公到底叫姜小白,吕小白还是齐小白

周朝是中国人各种风俗,习惯形成的时期,在周朝时第一次提出了华夏的概念,即夷入夏者为夏,夏入夷者为夷。周公制定的《周礼》有的影响至今。因此,姓氏最早究竟是怎样的呢?我就以周朝为大背景来讲述姓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也就是说,姓是辨别大家共同祖先的。氏是分辨具体分支的。这就是最早姓氏的来源,姓和氏各自作用不同。

在周朝宗法制的环境下,大宗贵族男子万世一氏,小宗贵族男子五代之后就要独自立一氏,成为这一氏的始祖,这一氏的大宗。氏多以地名,国名,官职名作为氏,这也是我们民族姓氏多点开花的源头。但是,无论分裂出多少个氏,姓始终是不变的。这是大家明辨血统的需要。周朝时,同姓是不允许结婚的。同氏不同姓却可以。姓,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遗留下来的。中国最早的姓一般都带有女字旁,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齐国,姜姓。周天子,姬姓。秦国,嬴姓。都带个女。古代,具体古到周朝至汉朝初年,女性贵族的标准称呼是:地名,国家名,丈夫的谥号或者自己的谥号+自己国家的姓。如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女主角褒姒。褒是地名,姒是她所在国家的姓。齐国嫁出去宗室女的都叫X姜。晋国的都叫X姬。秦国的都叫X嬴。女子是有姓而无氏而姓在最后,类似于现在西方的习惯。贵族男子则不称姓,是氏+名(注意这点,这就是为什么屈原叫屈原)。而平民百姓则只有名字而无姓氏。

知道楚国历史的都应该知道,楚国是姓芈的,这个字读音是米。但是你会发现,有史记载的大部分楚国君主都叫熊X,比如楚庄王。这是因为君主是贵族,因此只能氏+名字。大部分楚国王室的氏是熊。而屈原也是楚国宗室,也就是说屈原是姓芈的,屈是他的氏。也就是说他和国君是同一个祖先,但是不同分支的。

写了这么多,终于可以说秦始皇了。秦始皇,现在大家都叫他嬴政。很早以前我也这么认为的。可是,不觉得他这个叫法违反了那个时代对贵族男子的称呼么?秦国嬴是姓,但不是氏啊。有人说在战国末期姓氏区分已经不严格了,但是明确记载赵国是赢姓,和秦国一个祖先。赵是氏,所以赵国平原君叫做赵胜。那么秦始皇到底应该叫什么呢?

很多史书上记载,秦始皇在回秦国之前叫赵政,因为母亲叫赵姬。我觉得这是不靠谱的说法。因为赵姬的赵肯定不是氏。首先,我敢肯定,这个赵姬的叫法绝对是后来当上贵族后的叫法,她不可能一开始就叫赵姬的。赵姬以前是吕不韦的小妾,吕不韦是哪国人呢?卫国。卫国是跟周天子同姓的国家,就是姬姓。史载不知道她的真实名字,当然历代史书也不会记载女子的具体姓名,所以就称为赵姬了。我又去查古书,秦国嬴姓,但是氏却很多,确实有赵氏。我看到很多书上将秦始皇称为赵政,但是是不是这就说明秦国王室的氏是赵呢?可惜,先秦史料已经很不完整了,史书也没有过多记载和明确说法。汉代后的史书,由于当时姓氏已合二为一,所以更没有确切的记载了。

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称呼秦始皇呢?其实很简答,政是秦始皇的名。这是无可非议的。按照先秦时候的叫法,最为准确的应该这么叫:当秦始皇还是王子时,应称公子政或王子政。登基后是秦王政。当皇帝后,是始皇帝政。不要以为我这是胡说,你可以翻看史书,最严谨的史书都是像我说的这种称法称呼的。

再说说其他的人和事。姜太公姜子牙,这人年代太久远了,但就是这么久远的人,为什么还有个名字叫吕尚?因为吕就是他的氏。吕不韦,他的书叫什么?《吕氏春秋》而非《吕姓春秋》。齐国鲁国世代通婚,为什么?因为一个姜姓,一个姬姓。鲁国怎么不和晋国通婚呢?因为二者同姓之国,要是通婚就是乱伦。还有著名的事件“田氏代齐”,这件事代表着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有人说齐国从此就由姜姓田了。这是完全错误的。田只是氏,他的祖先是陈国的公子田完,齐桓公时期逃难到的齐国,封地在田,于是就是田氏。他的姓就是陈国的姓,是妫(又一个女子旁的),这个姓氏是远古时期伟大领袖舜的姓氏,也就是说姓妫的都是舜的后裔。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姓和氏在先秦时代是有明显区别的。而且很重要。

另外,《太阁立志传》这部游戏也告诉我们了许多关于姓氏的信息。日本,最早姓氏的功能与我们是相反的(注意这点)。大家都知道,日本天皇家族最自豪的是什么?就是天皇万世一系。可是,如果你翻开日本历史天皇表,你就会发现日本天皇的姓各不相同,注意这里的姓相当于我们中国早期的氏。也就是说,所谓万世一系,指的是历代天皇都出自一个氏,也就是说往前推啊推,最早都是一个祖先。其实日本不仅天皇讲究万世一系,连大臣都万世一系。

日本某一届天皇赐给了他的儿子们姓。也就是说天皇把几个儿子看作了不同的分支。其中就有平源两姓。记得初中时候那篇文章《日本平家蟹》不?平家就是这个平姓的天皇分支。日本第一任证夷大将军即幕府将军是源赖朝,就是天皇的分支源姓一支。后来,日本形成了惯例,非源姓和平姓的后人不能当武家首领,日本实际统治者幕府将军。非藤原家的后人不能当朝廷公家大臣首领,太政大臣,或者关白。否则全天下的人都反你。太政大臣就是太阁,也就是《太阁立志传》名字的由来。猴子丰臣秀吉为什么要改姓叫丰臣?为什么他拜藤原家的人当爹,给人家当儿子?因为他是平民出身,他说他出身武家是源平后人根本没人信,所以他的出身决定他当不了幕府将军。他只能给藤原家当儿子,这样才能当上关白,他手里有兵权也就不在乎是当将军还是关白了。而别的大名,一般都是贵族,比如后来的德川家康就伪造了一分家谱,说自己是源家的后人,所以他当上了征夷大将军,开创了德川幕府时代,也就是日本江户时代。正因为如此,如果你在游戏中选的是丰臣秀吉,打出的结局是当太政大臣,而选别的,如武田信玄,织田信长,都会是建立幕府,当将军。

这么多年,为何我们称呼先秦人的姓名时候总是发生错误呢?比如有的教授在大学课堂里直呼齐桓公为姜小白,晋文公为姬重耳。其实这都是不对的。如果强行甩锅的话,那么首先就要怪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对春秋战国这块的一些文化其实不是很理解的,也有可能是当时的史料就不全。比如关于一帮侯爵、伯爵为什么死后称XX公这些有关爵位的问题就搞得不是很清楚,记载很混乱。而关于姓和氏的区别太史公也没有搞得特别清晰,往往混用。后来,一帮台湾文人在写自己的著作时经常这么引用。最典型的就是柏杨。柏先生作为文学家,可谓大家。但是他不是正统的研究史学的人,我看过他很早的书,他很多对先秦人的描述,姓名称呼都是错误的。比如姜小白和姬重耳,这个称呼,柏杨先生就堂而皇之的从头称到尾。作为文学家,这不是大错误。但是很多人读了他的作品后,就引用了他对先秦人名的称呼。于是,久而久之,错的也就变成了对的。嬴政一词,深入人心了。

这就是姓氏最早的来源,后来到了汉初,中国姓氏合一,而平民百姓也有了自己的姓,这其实是好事。但是,我们也很难考察出某两个家族是否出自一个祖先了,于是当我们同姓之人见面时就有了这句话:兄台,你我本同宗啊,五百年前是一家!究竟是不是一家呢??湾文人在写自己的著作时经常这么引用。最典型的就是柏杨。柏先生作为文学家,可谓大家。但是他不是正统的研究史学的人,我看过他很早的书,他很多对先秦人的描述,姓名称呼都是错误的。比如姜小白和姬重耳,这个称呼,柏杨先生就堂而皇之的从头称到尾。作为文学家,这不是大错误。但是很多人读了他的作品后,就引用了他对先秦人名的称呼。于是,久而久之,错的也就变成了对的。嬴政一词,深入人心了。

这就是姓氏最早的来源,后来到了汉初,中国姓氏合一,而平民百姓也有了自己的姓,这其实是好事。但是,我们也很难考察出某两个家族是否出自一个祖先了,于是当我们同姓之人见面时就有了这句话:兄台,你我本同宗啊,五百年前是一家!究竟是不是一家呢??湾文人在写自己的著作时经常这么引用。最典型的就是柏杨。柏先生作为文学家,可谓大家。但是他不是正统的研究史学的人,我看过他很早的书,他很多对先秦人的描述,姓名称呼都是错误的。比如姜小白和姬重耳,这个称呼,柏杨先生就堂而皇之的从头称到尾。作为文学家,这不是大错误。但是很多人读了他的作品后,就引用了他对先秦人名的称呼。于是,久而久之,错的也就变成了对的。嬴政一词,深入人心了。

这就是姓氏最早的来源,后来到了汉初,中国姓氏合一,而平民百姓也有了自己的姓,这其实是好事。但是,我们也很难考察出某两个家族是否出自一个祖先了,于是当我们同姓之人见面时就有了这句话:兄台,你我本同宗啊,五百年前是一家!究竟是不是一家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美味撩人(娱乐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美味撩人(娱乐圈)
上一章下一章

44.chapter44 黑芝麻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