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目录】

第一卷天下逐鹿

弘农杨氏,这是一个传奇的大宗族,始自西汉丞相杨敞,后代繁衍于弘农,因此称之为“弘农杨氏”。家族中人历代仕宦,名臣大将辈出,著名警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出自杨敞玄孙杨震,成就其一代清名。自汉以后,弘农杨氏久盛不衰,乃成关陇名门望族。后世不少杨姓人并非出自弘农,也常讹称弘农杨氏,以便攀附骥尾。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就出自弘农杨氏。(隋书·卷一帝纪第一)

第二卷巾帼红颜

武则天,祖籍并州文水,父亲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因此武则天虽非世家大族之女,也非贫寒小户人家之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产阶级。武则天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和母亲无依无靠,受尽家族中人的侮辱。在她十四岁那年,武则天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皇宫,当上了“才人”,赐号“武媚”,成为一个低等的嫔妃。(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

第三卷名臣之“名”

唐临是大理卿,负责掌管刑罚。唐太宗想考察一下是否有冤狱,就亲自接见大理寺的囚犯。大理寺中的囚犯见皇帝驾到,纷纷喊冤,唯独唐临判决过的囚犯毫无二话。唐太宗十分奇怪,讯问这些囚犯原因。囚犯们说:“唐临断案没有冤狱,所以我们沉默不语。”唐太宗叹息道:“掌管刑罚就应该这样。”当日就任命唐临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对他的考语是“形若死灰,心如铁石”。(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大唐世说新语·卷七持法第七)

第四卷大将之“大”

李靖少时贫贱,他曾经路过华山庙,向神仙倾诉,请求神仙告诉自己能做多大的官。等了很久没见神仙回应,李靖失望地出了门。刚走出庙门一百余步,李靖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大喊:“李仆射走好!”李靖回头张望,空无一人。后来李靖为唐朝建功立业,果然做到了尚书仆射的官职。(隋唐嘉话·卷上)

第五卷宦官之“患”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仇士良废掉皇太子,拥立唐文宗之弟李炎为皇帝,是为唐武宗,年号会昌。仇士良自恃拥立之功,更加嚣张。唐武宗性情刚毅,杀伐果断,他任用李德裕为宰相,慢慢架空了仇士良的实权。仇士良渐渐感觉到大祸临头,惶恐之下告老还乡,但唐武宗仍没有放过他,削去他的官爵抄了他的家。仇士良掌权二十余年,杀了两个王、一个妃、四个宰相,可谓自作自受。仇士良离开京师之前对宦官们传授“导君之术”,他说:“不能让天子闲着。天子一旦闲着就会看书,接见儒臣,纳谏,慢慢就会变得智虑深远,我们这些人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小。我为你们打算,最好引导皇帝游玩娱乐,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他必定会排斥经术不理政事,一切权力都归你们了。”宦官们听后都心悦诚服。(新唐书·卷二百七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第六卷浮世百态

李贺年轻之时,曾经拿着自己写的诗歌去拜见文坛宗师韩愈。当时韩愈担任国子监博士一职,刚刚送走了一位客人,非常困倦。家人把李贺的诗歌拿给韩愈看,韩愈边解腰带边看,打眼看到了《雁门太守行》一诗,诗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韩愈顿时大惊,立刻停止解腰带,然后命令家人火速把李贺迎进来。(唐语林·卷三赞誉、幽闲鼓吹)

第七卷亡国之路

韩擒虎带兵攻入建康,陈叔宝慌忙逃走。众位大臣劝他效仿昔日梁武帝见侯景的故事,陈叔宝却说:“我自有井。”韩擒虎带兵进入宫中,在宫内一口井中搜查到了陈叔宝。军士们放下绳索,要将陈叔宝拉上来,却发觉陈叔宝不是一般的沉重。大伙正纳闷陈叔宝为何如此之重之时,却发陈叔宝和张贵妃、孔贵嫔一起抱绳而上。从此这口井被世人称为“胭脂井”,又名“辱井”。隋兵从胭脂井中搜出三人之后,张丽华被处死,孔贵嫔则不知所终。陈叔宝最终死于仁寿四年(公元六604年)。巧合的是,隋文帝也死于这一年。(陈书·卷六本纪第六、隋书·卷二帝纪第二)

@附录一:隋唐五代的民间传奇

附录二:隋唐五代的少数民族及邻国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言难尽:隋唐五代历史现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一言难尽:隋唐五代历史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