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遗事

五四遗事

五四遗事

不知底细的童男童女看见片名,大概一头雾水:《五四》是什么意思?难道好莱坞忽然发起中国热,为我们的白话文学运动作传立说?

当然不是。《五四》指的是七十年代纽约曼克顿那间大名鼎鼎的Studio54,当时最炙手可热的交际会所。迪斯可风起云卷,有赖它推波助澜,潮流蝶式比赛的冠亚季军,全凭它甄选定夺。现代文明史上,没有一个会所比它生产过更多神话,安迪·沃荷(AndyWarhol)、比颜卡·贾格尔(BiancaJagger)、杜门·卡波堤(TrumanCapote)、杰克·尼可逊(JackNicholson),不管本行是艺术家、作家、电影明星还是名女人,如果不曾在这里夜夜笙歌,就没有地位可言。那时当八卦杂志摄影记者真轻松,只要晚晚伏在“五四”门口,随手按按快门就可交差,丽莎·明妮莉(LizaMinnelli)和巴里殊利哥夫(MikhailBaryshnikov)接踵而至,米克·贾格尔(MickJagger)与艾尔顿·约翰鱼贯入场,手快手慢都万无一失。

盛极一时的歌舞升平,当然早就烟消云散——老板因瞒税入狱,之后两度易主企图东山再起,可惜大势已去,一九八六年三月正式关门大吉,从此成为历史名词。迄今为人津津乐道的,除了熠熠星光,还有药物不分软硬满场乱飞的壮烈镜头,和场内场外男男女女随时表演的性性性。

滋长的恶习,我认为影响最深远的是“选客”,把出游寻乐变成身份考验。当时已经一夜成为社交界最关切的话题:不论长相如何,不论身家若干,站在“五四”大门前,都要接受老板评审,不合他口味的,绝对不得其门而入。腰缠万贯品味恶俗,固然饱尝“富贵不能淫”的滋味,青春正茂身光颈靓,一样可以因为没有名气没有背景而吃尽闭门羹。

摆明是私人会所,自然有权为所欲为——所谓民主社会,往往有这类法律漏洞,让歧视和偏见开花结果。“五四”不是这方面的始作俑者,只是它明刀明枪把选客提升为时尚,给予白鸽眼名正言顺的地位。狗眼看人低从此变成社交场所合法的主观镜,有意亲临酒池肉林锁金窝开眼界,必得乖乖通过门神这一关。

愿挨的或者比愿打的更罪不可赦。逆来顺受、屈居被动位置任人评头品足已经是一种侮辱,尚要自动献身打破头献媚以博一粲,简直是倒贴的卖淫。到头来换到的只不过与麦当娜擦肩而过,或者不小心撞了一撞李察·基尔的屁股,回报如果有,也实在得不偿失。何况,再没有任何会所,能够坐上潮流盟主的宝座。变相的“五四”,可以是西班牙伊比撒岛的通宵派对,可以是美国的同志巡回舞会,可以是伦敦西区的阿兰特,可以是巴@黎香榭丽舍的皇后。可是,让我们面对现实,它们都不是“五四”,没有翻云覆雨的魔力,没有操潮流生杀大权的尚方宝剑。

1998年11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吹绉一池春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吹绉一池春水
上一章下一章

五四遗事

%